劳动强度理论探索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endti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劳动”一词的各种词源来看,辛苦和疲惫是它的基本含义,而“劳动”与商品的密切联系只是随商品经济的发展才逐渐建立起来。作为衡量劳动带来的辛苦和疲惫的尺度,劳动强度理应是描述劳动的重要属性,对劳动的研究不能抛开劳动强度,劳动强度理论应该成为劳动论的重要内容。 劳动强度的变化会影响到产量、收入、利润和工资等许多我们关注的经济变量。在宏观方面,平均劳动强度可以作为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在微观方面,对劳动强度的管理可以为企业管理提供新的工具;对于个人,劳动强度不但会影响到个人收入,还直接影响个人幸福,合理安排劳动强度是协调个人身心健康与物质消费需求、实现个人福利最大化的重要内容。因此,研究劳动强度不但具有理论意义,还具有广泛的现实意义。 当前的经济理论对劳动强度的研究十分薄弱。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相关研究在马克思对劳动强度的基础性研究之后发展不大。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对劳动强度研究的应用沿袭了马克思的传统,关注从生产关系分析出发揭示剥削,而没有及时地深化研究,将劳动强度研究推广应用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去。 西方经济学由于反对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历史原因,在研究方法上降低劳动者的地位,忽视对劳动的研究,将劳动置于同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同等甚至次等的地位上。这样,西方经济学必然的忽视了对劳动强度的研究。 西方经济学绕开了劳动强度而研究生产过程,但西方科学界并没有放弃这个重要课题,西方非经济学科(如人类工效学、劳动保护学、职业病学等)对劳动强度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与经济学的研究现状形成鲜明对比。 面对经济学对劳动强度研究的缺乏,本文试图对劳动强度课题的主要方面作尝试性研究,以引起经济理论研究者和经济管理者对劳动强度的重视。 研究方法的失误使西方经济理论无法深入研究劳动强度。分析劳动的科学方法是研究劳动强度的前提。劳动二重性理论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重要突破,也是他研究劳动的基本方法。劳动二重性方法为全面系统地研究劳动强度提供了有力工具。基于劳动二重性,我们对劳动要素进行了较详细的划分,确定了劳动强度作为劳动要素之一与其他劳动要素的关系,进一步确定了劳动强度理论在劳动论中的位置。 在具体劳动方面,涉及劳动目的的要素是劳动产品;涉及劳动形式的要素有劳动资料、劳动组织、劳动环境。在抽象劳动方面我们只需要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两个要素就够了。劳动的诸要素之间有广泛的联系。考察劳动强度要素对其他要素的影响,我们可以找到间接体现劳动强度的方式,因而可以得到劳动强度的外延;反过来,考察劳动诸要素对劳动强度的影响,我们可以发现劳动强度变化的原因,进一步可以调节与控制劳动强度。 考察劳动强度简单常用的方法是通过其他劳动要素考察它的外延。但劳动强度的外延仍是对其内涵的体现。劳动强度的内涵十分复杂,它是劳动强度理论的核心内容,只有内涵清晰了,研究和应用才可能系统、准确。本文将劳动强度的内涵初步归纳为四个方面:脑力劳动强度与体力劳动强度划分,劳动的紧张程度与耐久程度,劳动的局部集中程度,劳动内容的单调乏味程度。依据该内涵我们将劳动强度定义为:单位时间内劳动者从事劳动的生理损耗程度和心理负荷强度。综合考虑内涵的特征,进一步对劳动强度的定义方程式提出假设: ”u==5·b·*回…十rs·8。’* 对劳动强度的量化分析以劳动强度的内涵为基础,借助于其外延,首先对劳动强度进行衡量;然后依据具体需要整理出各种指标;最后放到实践中检验以便改进。衡量的方法可分为主观评价、生理测量和间接衡量三类,各有优劣,难分主次。具体的衡量方法涉及生理学、心理学、力学、工程学等多种学科,技术性很强,本文只能作粗浅的介绍。总的来看,对劳动强度的量化研究中,对体力劳动强度的研究相对成熟,而对脑力劳动强度的研究很薄弱;通过劳动强度的外延间接的考察和应用较广泛,而对劳动强度内涵的直接考察较少。 尽管我们对劳动强度的量化研究并不成熟,但基于逻辑思考和历史分析,我们仍能对劳动强度变化的规律性做出推测。劳动强度变化的根源在于劳动者的内在动力和面临的外在压力。内在动力来自人们提高生活质量的要求,它以两种不同的方式推动劳动强度的变化。一方面,为提高消费水平人们要求强化劳动,以扩大产出;另一方面,人们为免除劳作之苦又要求弱化劳动,享受轻松与闲暇。外在压力主要指竞争产生的压力,它迫使人们强化劳动以在资源的配置中居于优势地位。 在内在动力与外在压力的作用下,劳动强度长期内并没有随生产力的提高而大幅降低。在剥削制度下,人们对财富和利润的无限追求,迫使人类总体以接近于生理与心理上限的劳动强度劳动。随着人类的不断进化,人们所能承受的劳动2强度上限有缓慢的提高。所以,人类的劳动强度总体上也是缓慢提高的。 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并没有把劳动者从辛劳与疲惫中解放出来,甚至使他们更加劳累。?
其他文献
奥美拉唑(?)是一种新型的抗消化性溃疡药,本论文在综述了其合成方法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选择以2,3,5-三甲基吡啶(?)为起始原料,经氮氧化,硝化,甲氧基化,重排,水解,氯化,硫醚化,硫醚氧化八
相变材料凭借自身的优良蓄热性能,在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有着极其丰富的应用,尤其对环境友好和资源节约的社会理念而言,相变材料更是大显身手。
通过概述肇庆市在广东省水稻产业的地位,阐述了肇庆市水稻产业的生产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从发展现代水稻产业的角度提出肇庆市水稻产业发展的对策。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发展,国际间竞争变的越来越激烈,在这种严峻背景下,只有拥有丰富的技术资源才能生存。而新技术的产生才能满足这种需求,共
目的研究和探讨对于转氨酶正常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瞬时弹性成像(FibroScan)技术诊断其纤维化程度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6年11月4年于该科行肝穿病理活检且转氨酶
目的观察通脉胶囊对脑梗塞病人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对 120例脑梗塞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通脉胶囊治疗,对照组给予消栓通络胶囊,采用全自动血流变仪( FASC
目的了解山西省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基本分布情况,为自杀意念的干预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调查山西省普通高校一、二、三年级本专科大学生4 88
恽代英是中国共产党早期著名的政治活动家、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探索者。他和他所创办主编的《中国青年》影响了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整整一代青年。恽代英利用《中国青
2000年以来,随着以移动传播、微信、大数据、云计算、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等为代表的一系列新技术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当代社会的媒体运作方式。传统媒体遭遇的转型压力空前巨大。新媒体以它创新性的媒介形态,不仅改变着传统媒体的传播手段与接收终端,更给整个传媒产业带来了包括内容生产、传播渠道、盈利模式在内一场深层次、全方位的根本性变革。在此时代背景下,“媒介融合”成为媒体业界讨论的焦点。“媒
从通信干扰角度,基于频域分析方法,针对跳时-脉冲位置调制-超宽带(TH-PPM-UWB)体制,分析了不同噪声干扰信号对通信系统的干扰效果,并运用MATLAB仿真软件,在AWGN信道下,对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