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劳动”一词的各种词源来看,辛苦和疲惫是它的基本含义,而“劳动”与商品的密切联系只是随商品经济的发展才逐渐建立起来。作为衡量劳动带来的辛苦和疲惫的尺度,劳动强度理应是描述劳动的重要属性,对劳动的研究不能抛开劳动强度,劳动强度理论应该成为劳动论的重要内容。 劳动强度的变化会影响到产量、收入、利润和工资等许多我们关注的经济变量。在宏观方面,平均劳动强度可以作为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在微观方面,对劳动强度的管理可以为企业管理提供新的工具;对于个人,劳动强度不但会影响到个人收入,还直接影响个人幸福,合理安排劳动强度是协调个人身心健康与物质消费需求、实现个人福利最大化的重要内容。因此,研究劳动强度不但具有理论意义,还具有广泛的现实意义。 当前的经济理论对劳动强度的研究十分薄弱。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相关研究在马克思对劳动强度的基础性研究之后发展不大。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对劳动强度研究的应用沿袭了马克思的传统,关注从生产关系分析出发揭示剥削,而没有及时地深化研究,将劳动强度研究推广应用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去。 西方经济学由于反对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历史原因,在研究方法上降低劳动者的地位,忽视对劳动的研究,将劳动置于同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同等甚至次等的地位上。这样,西方经济学必然的忽视了对劳动强度的研究。 西方经济学绕开了劳动强度而研究生产过程,但西方科学界并没有放弃这个重要课题,西方非经济学科(如人类工效学、劳动保护学、职业病学等)对劳动强度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与经济学的研究现状形成鲜明对比。 面对经济学对劳动强度研究的缺乏,本文试图对劳动强度课题的主要方面作尝试性研究,以引起经济理论研究者和经济管理者对劳动强度的重视。 研究方法的失误使西方经济理论无法深入研究劳动强度。分析劳动的科学方法是研究劳动强度的前提。劳动二重性理论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重要突破,也是他研究劳动的基本方法。劳动二重性方法为全面系统地研究劳动强度提供了有力工具。基于劳动二重性,我们对劳动要素进行了较详细的划分,确定了劳动强度作为劳动要素之一与其他劳动要素的关系,进一步确定了劳动强度理论在劳动论中的位置。 在具体劳动方面,涉及劳动目的的要素是劳动产品;涉及劳动形式的要素有劳动资料、劳动组织、劳动环境。在抽象劳动方面我们只需要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两个要素就够了。劳动的诸要素之间有广泛的联系。考察劳动强度要素对其他要素的影响,我们可以找到间接体现劳动强度的方式,因而可以得到劳动强度的外延;反过来,考察劳动诸要素对劳动强度的影响,我们可以发现劳动强度变化的原因,进一步可以调节与控制劳动强度。 考察劳动强度简单常用的方法是通过其他劳动要素考察它的外延。但劳动强度的外延仍是对其内涵的体现。劳动强度的内涵十分复杂,它是劳动强度理论的核心内容,只有内涵清晰了,研究和应用才可能系统、准确。本文将劳动强度的内涵初步归纳为四个方面:脑力劳动强度与体力劳动强度划分,劳动的紧张程度与耐久程度,劳动的局部集中程度,劳动内容的单调乏味程度。依据该内涵我们将劳动强度定义为:单位时间内劳动者从事劳动的生理损耗程度和心理负荷强度。综合考虑内涵的特征,进一步对劳动强度的定义方程式提出假设: ”u==5·b·*回…十rs·8。’* 对劳动强度的量化分析以劳动强度的内涵为基础,借助于其外延,首先对劳动强度进行衡量;然后依据具体需要整理出各种指标;最后放到实践中检验以便改进。衡量的方法可分为主观评价、生理测量和间接衡量三类,各有优劣,难分主次。具体的衡量方法涉及生理学、心理学、力学、工程学等多种学科,技术性很强,本文只能作粗浅的介绍。总的来看,对劳动强度的量化研究中,对体力劳动强度的研究相对成熟,而对脑力劳动强度的研究很薄弱;通过劳动强度的外延间接的考察和应用较广泛,而对劳动强度内涵的直接考察较少。 尽管我们对劳动强度的量化研究并不成熟,但基于逻辑思考和历史分析,我们仍能对劳动强度变化的规律性做出推测。劳动强度变化的根源在于劳动者的内在动力和面临的外在压力。内在动力来自人们提高生活质量的要求,它以两种不同的方式推动劳动强度的变化。一方面,为提高消费水平人们要求强化劳动,以扩大产出;另一方面,人们为免除劳作之苦又要求弱化劳动,享受轻松与闲暇。外在压力主要指竞争产生的压力,它迫使人们强化劳动以在资源的配置中居于优势地位。 在内在动力与外在压力的作用下,劳动强度长期内并没有随生产力的提高而大幅降低。在剥削制度下,人们对财富和利润的无限追求,迫使人类总体以接近于生理与心理上限的劳动强度劳动。随着人类的不断进化,人们所能承受的劳动2强度上限有缓慢的提高。所以,人类的劳动强度总体上也是缓慢提高的。 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并没有把劳动者从辛劳与疲惫中解放出来,甚至使他们更加劳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