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理问题解决表征错误的研究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q4967125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学生物理问题解决能力是我国基础教育非常重视的能力之一。本文试图从微观的角度出发,对学生在问题解决中表征的错误进行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分析,同时提出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几点思考及建议。研究一通过初中生物理问题解决表征习惯的问卷调查,初步得到该校学生物理问题解决的基本情况,主要有:(1)整体上看学生对物理兴趣一般或者根本谈不上兴趣,其中女生较为严重;(2)问题表征粗浅、不深入。有31%左右的学生常常因为看错题中的字或条件而导致解题失败;(3)知道有关概念但是计算错了的学生占39.7%,说明大部分学生数学基础比较薄弱.研究二具体针对初二年段学生的物理问题解决表征错误进行统计分析,分析结果:(1)差生的朴素表征错误率高于优中生,差生更倾向于利用生活经验对问题解答;(2)中等生在物理、数学表征层次错误率明显高于优生,中等生对物理概念以主观理解占主导;(3)优生在文字表征层次错误率明显低于中差生,优生对信息的表述形式有更强的适应性和理解力;(4)中差生在四种表征中物理表征犯错率最高,而优生在数学表征层次最易犯错。研究三最后挖掘学生在错题背后的思维过程和调查教师在处理学生问题解决的具体情况,第一,初中生思维过程特点总结:(1)优生在物理知识、解题策略、反思、思维品质方面都胜于差生,差生不会主动自我总结、在学习动机方面较低;(2)中等生在问题解决表征的文字表征环节做得比差生要好;(3)差生表征水平很低级,特别在难度稍大的题目上,文字表征的水平较低,而中等生主要在物理表征环节出现障碍。第二,对学生访谈的思考及建议:(1)外部的因素如题型、题目的信息量、图像的复杂度影响表征的准确性;(2)学生的物理知识综合性影响问题解决的物理表征质量;(3)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影响问题解决的正确性。最后,对教师访谈的思考及建议:(1)错题是教师了解学生物理学习掌握程度的通道;(2)提供学生适合的、丰富的生活资料和动画视频有利于促进学生前概念的改正;(3)合理的教学评价有利于促进师生间的诚信度。
其他文献
观光休闲农业是农业与旅游业相互延伸交叉融合的一种新兴高效产业,以其特有的功能和活动内容,而显示出蓬勃生机和良好的旅游开发前景。作为湖南"对外开放的窗口,沿海粤港澳后花园"的湘南地区,具有发展观光休闲农业的诸多优势。我们应顺应这一旅游新潮,抓住机遇,充分发挥区位、资源等优势,突出区域特色,择优布局,开展多种形式的观光休闲农业旅游活动,以满足游客需要。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和多媒体集成的旅游信息系统开发模式可以融合GIS软件和多媒体软件二者的优点 ,在实践应用中有巨大的推广应用价值。文中从理论上探讨了GIS库中多媒体信息的链接和表达问题 ,以关系数据库为核心 ,把多媒体文件名信息存储在地理信息系统属性库 ,依靠多媒体字段实现多媒体数据与地理信息系统图形和属性的关联 ,实现查询的基本概念。以此思路 ,佛山科技学院GIS技术实验室利用VB进行GIS和多媒
对城镇群体概念进行了辨析,基于生态学理论提出城镇群体是具有个体、种群、群落3种基本空间组织状态,由"人"与"地"二元构素组成的复杂"人-地"生态系统。据此阐述了城镇群体按照3种基本空间组织状态与二元构素划分的空间关系基本类型。分析了集聚与扩散、增长与演替、遗传与突变(应激)、共生与竞争、寄生(绞杀)与袭夺等城镇群体空间关系的行为方式。以珠江三角洲为例进行了城镇群体空间关系的区域实证研究。
徐霞客游广东作为一个历史悬案,推测成分颇多。根据广东自然和人文地理背景,《徐霞客游记》中的穿插记载,地方史志,以及有关徐霞客遗诗遗文、传记等材料,论证徐霞客游广东无可置疑,重点在罗浮山,并且是走福建"漳浦道",沿粤东沿海上山,继而取道北江出境的。最后提出研究徐霞客游广东应注意的问题。
利用模糊c-均值(FCM)聚类算法,并结合EPANET软件,对给水管网水力模型进行了水力计算,在不同聚类类别数c值的划分下,以某市给水管网为对象,对其给水管网中节点流量变化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