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罗马政制变迁中的“向人民申诉”制度

来源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xiao7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向人民申诉”制度简单概括即是:执法官或任何官员未经“向人民申诉”不得处死或者鞭笞罗马市民,该制度设计的初衷是为罗马公民提供一种法律救济,用以限制执政官员任意采用强制措施和制裁手段,包括扣押物品、科处罚金、没收财产、逮捕、监禁、鞭笞等,甚至是判处死刑。拉丁君主制时期申诉表现为一种“非正式求助”,受到氏族宗教的影响与刑事制裁中的神明裁判影响,源于库里亚民众大会上进行的争斗比赛,这成为早期“申诉”存在的猜想。传统文献根据贺拉提乌斯申诉的案件将该制度溯源至拉丁君主制时期,由“敌对行为二人审委会”根据《严酷条款法》的内容规定对可申诉的行为进行审理,最早的审理机构库里亚民众大会对可申诉行为具有司法管辖权。发展至埃特鲁斯君主制时期,申诉权被最高强制权——“治权”所剥夺。在军事民主制之下,公民自由权博弈不过强大的“治权”,有关申诉起源早期存在的猜想,如“向王申诉”、“向库里亚申诉”、“向敌对行为两人审委会申诉”,更多体现的是早期人民审判的参与。申诉制度的确立与发展阶段,从传统编年史记载的布鲁图斯之子复辟阴谋案,到公元前509年第一部关于申诉的《瓦勒里法》,再到公元前494年“神圣约法”形成,保民官取代二人审委会取得控诉权。公元前454年的《阿特尼·特尔佩法》、公元前452年的《梅内尼·塞斯蒂法》都对官员罚金最大限额的限制进行了规定。到了十人立法委员会时期,王政的复辟对申诉权造成了破坏。共和政体的运行时期,申诉制度重新恢复,第二部有关申诉的法律——公元前449年的《瓦勒里和奥拉兹法》通过。同时期《十二表法》对于“向人民申诉”制度进行了重申及确立,实现了法律上对申诉制度由习惯到成文的确认,而死刑审判权也由百人团大会取代库里亚民众大会。到了共和政体的成熟时期,公元前300年第三部关于申诉的《瓦勒里法》和三部《波尔其亚法》颁布,申诉制度逐步发展,申诉权也扩张到更大范围。对于三部有关申诉的《瓦勒里法》的探讨,第一部《瓦勒里法》更应该是确立申诉制度,而非是恢复被破坏的申诉权的原状。第三部《瓦勒里法》不仅仅是前两部法律的映射,而更多是对罗马现实中不受申诉制约行为的不满,即前两部法律并未确立对违反申诉行为的识别和实际处罚。共和危机时期申诉制度开始畸形发展,格拉古时期的法律重申及扩张,《森布罗尼亚法》、《关于申诉的安东尼法》等对申诉权进行重申。但随着民众大会司法审判的衰落,元老院建立的常设刑事法庭和“公敌宣告”不受申诉制度的限制,这种新的刑事法庭配有陪审团的参与,而针对陪审团的审判不能适用“向人民申诉”制度。但新的法律诉讼模式也催生了“诉讼参与人”,具有法律知识和学习辩论术的罗马演说家成为法庭辩护士,在诉讼程序中成为法律协助人。共和晚期西塞罗处理的喀提林阴谋案也是申诉制度的闪现,西塞罗未给予被告申诉权而被放逐,但此时申诉制度更多是一种工具性的表现,申诉制度在共和时期呈现出一种矛盾式的发展。发展至公元前27年,随着共和危机的产生和罗马共和的消亡,罗马进入帝制时期,“向人民申诉”制度也逐渐被弱化。行省内的总督治权和申诉权的“公民身份”区别对待,同时行省总督享有酌处权,有权决定是否上诉。在刑事领域新的“非常审判”逐渐取代常设刑事法庭。“非常审判”中的“上诉状”、“反对状”和皇帝提审、授权审等形成新的权利救济方式,法学世俗化和法学教育的发展,推动了“非常审判”程序中形成专门的“诉讼代理人”。在司法审判中形成了等级分明的司法体制,行政长官和大区长官具备不同的审判职能,多部《尤利亚法》的颁布,“向人民申诉”制度最终被“向凯撒上诉”所取代,也开始具有了“上诉”新的含义。“向人民申诉”制度的发展随着罗马政制和社会变迁而发生变化,申诉权适用的地域、空间范围、申诉的内容、适用主体的限制,从王政时期到共和时期再到帝制时期内容不断充实,而免受申诉限制的例外包括非常设官职和非常设法庭,同时宗教领域、军事惩罚亦豁免申诉。“向人民申诉”呈现出起伏式的动态发展,并具有伸缩式发展的特点。随着民众大会审判程序的变革与公民投票的变化,对于“向人民申诉”性质的认识,不同于将“向人民申诉”认定为传统刑事诉讼中“上诉审”的理论探讨,新的理论提出非两阶段的区分,“申诉”更多是对抗强制权的制度保障。“向人民申诉”制度作为一项古老的法律保障原则,成为罗马政制发展中助推刑事诉讼发展、完善司法民主、政制分庭抗衡的理想保障工具,但因自由保障的局限性、权力制衡的工具性、制度应用的狭窄性而成为现实中的有限应用,在罗马政制发展中闪耀着限权的光辉。由于罗马政制设计的变革,不同阶层力量的变化,从市民法到万民法的发展,从法学世俗化到法学教育的兴起,法律和诉讼模式的不断变革,法律职业专业化和司法模式的演变,终致对人民权利的保障日益从“自力救济”走向了“公力救济”,“向人民申诉”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值得我们铭记的是,该制度对权力的实体性分立与制衡以及对公民个体保护救济的法律价值。
其他文献
陶瓷装饰是陶瓷艺术化过程中的重要方式和文化现象,它代表了陶瓷文化某一个时代的工艺风格和审美追求。釉中彩陶瓷是一种现代陶瓷装饰手法下的陶瓷品类,釉中彩陶瓷的“彩”的部分夹在两层釉的中间,或融于釉中,形成“彩”在釉中的装饰状态。在这种状态下的釉中彩陶瓷装饰具有优良的品质及适用性。本文采用比较研究法、跨学科分析法等方法,梳理了釉中彩陶瓷装饰的定义、分类,讨论了历史上的釉中彩陶瓷装饰,研究了釉中彩陶瓷的制
学位
礼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范畴之一,在汉武帝以后,儒学独尊,统治者更是十分重视礼仪制度的建设。礼制具有丰富的内涵与外延,涉及社会生活的诸多层面。在佛道思想还未十分兴盛、文学主题与思想尚未得到充分拓展的两汉,礼制是文学作品中十分亮眼的素材。在现存不多的汉诗中,在礼制影响下产生的诗歌作品以其相对较高的占比成为两汉诗歌中不可忽视的存在,并且直接影响了汉代诗歌的风格面貌。本论文便以文学研究为本位,以礼制为切入点去
学位
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流域水循环过程和水资源时空分布规律不同程度地发生变化,加剧了流域水文特性的复杂性。无论是水文与水资源、环境和生态等重大问题的决策,还是防洪抗旱等均离不开水文模型的支撑。水文模型的研究是水文学研究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通过深入剖析水文现象的物理成因,充分掌握水文现象的内在规律,能够对历史或未来一段时期内水文情势进行定性或定量的科学分析和预测,是水利工程规划建设、水资源
学位
原产地规则作为自由贸易协定的重要组成要素之一,在各大自由贸易协定中都以专章的形式对其进行规定,对国际贸易有着深刻的影响。在国际贸易中,原产地规则能够判定某一产品是否具有享受优惠待遇的资格,在保护成员方相关产业的同时,也对非成员方的产品进入成员方市场造成一定阻碍,从而提高成员方产品的竞争优势。此外,原产地规则也对投资和技术的流动产生着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各大自由贸易协定中,原产地规则都是重点谈判的对
学位
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电力系统逐渐成为信息空间与物理空间深度耦合的信息物理电力系统(Cyber Physical Power System,CPPS)。因此,评估和加强CPPS安全对于未来电网至关重要。作为一种典型的攻击方式,虚假数据注入攻击(False Data Injection Attack,FDIA)通过削弱信息完整性来干扰控制决策。FDIA将错误数据引入状态变量(如母线电
学位
清末民初西法东渐,民难告官的局面逐渐发生转变,诉愿制度的创立和实施对此产生了积极的作用。近代通过立法的形式,使诉愿成为民众向官署表达对行政行为意见的主要渠道。诉愿制度以官署处分为提起诉愿的前提,以保护民众权利为该制度的出发点,强调对官署权力的监督和对民众权利的救济。甘肃省档案馆所存档案记载了中华民国南京政府时期诉愿制度在甘肃省的地方化情形,呈现了诉愿制度在甘肃省实施过程中对社会中官民关系产生的影响
学位
近年来,伴随着中国通讯产业的迅速发展,美国的出口管制规则也在不断变化。2020年5月15日,美国商务部产业与安全局(Bureau of Industry and Security,以下简称BIS)对《出口管制条例》(Export Administration Regulations,以下简称“EAR”)进行了重大修改,将直接产品规则(Direct Product Rule)适用情形进行扩大化,进一
学位
组织、领导传销犯罪活动一直以来危害着社会公共秩序和公民财产安全,给社会治安治理带来了不少麻烦。随着社会向信息化、数字化转型,传统传销利用信息时代的便利完成了自身“演变”,逐渐发展成为隐蔽性“升级”、欺骗性增强、传播性扩大的网络传销。网络传销的涉案人数动辄上万,涉案金额更是达上亿元,造成社会危害更加严重。网络传销行为突破了时间限制、地域限制、人际关系限制,几乎所有的网络传销活动都在网络空间中进行,给
学位
20世纪上半叶,美国记者甘露德先后两次来华从事新闻活动。本文在对其两段在华新闻活动所留下的公开资料与私人信件的搜集、整理、分析和归纳的基础上,结合20世纪上半叶中国的民族主义运动、列强(主要是英美)在华报业势力的兴衰以及战时中美合作新闻教育的时代背景,将研究分成了四个部分:第一,弄清楚了甘露德的家世背景、教育经历、来华动机和社交圈层等基础信息,粗线条地勾勒出了甘露德的在华新闻活动轨迹,并且进一步揭
学位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组织成员分工的细化程度不断提高,为了更好地完成组织目标,员工在工作任务中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彼此间需要互相帮助、相互支持来促进整体绩效的提高,因此帮助行为在职场中经常发生。职场助人行为作为一种角色外行为,帮助同事或者团体解决工作相关问题,其对组织绩效产生的积极影响已经得到广泛证实。但是在查阅并梳理有关职场助人行为的国内外相关文献时可以发现,关于职场助人行为对施助者产生的影响研究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