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无线通信的发展,人们对数据有效可靠传输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无线信道中存在的多径、干扰与噪声,将严重影响通信传输质量。而利用信道编码有助于消除信道干扰,提高通信传输的性能。其中,低密度奇偶校验(Low Density Parity Check, LDPC)码作为性能接近香农限的优异纠错编码,能有效提高编译码效率,并有望成为第四代移动通信等国际无线通信标准的编码方案。同时,单载波频域均衡(Single Carrier Frequency Domain Equalization,SC-FDE),因峰均比低和对频偏及相偏不敏感,且能有效对抗多径衰落的性能,已被列入IEEE802.16a等无线通信物理层标准中,成为研究热点。本论文基于这些背景,对LDPC编码构造及其在编码SC-FDE系统中的应用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论文内容如下:首先,介绍了LDPC码的编译码原理及密度进化分析理论,根据几种经典LDPC码的构造算法,提出了基于围长约束的非规则短码长LDPC码构造改进算法。由相关的理论分析及其仿真验证,都表明该算法所构造的LDPC码能获得较好的误码性能。其次,针对准循环LDPC码的结构,提出了基于伪循环最大距离可分(Maximum Distance Separable, MDS)码的准循环LDPC码构造方法。在已有标准码字构造的基础上,它只需计算伪循环MDS码的生成多项式,就可方便地构造准循环LDPC码的校验矩阵。因此,其具有实现简单、参数选择灵活等特点,方便准循环LDPC码的理论研究及工程实现。再次,分析了SC-FDE系统的原理,研究了通信系统应用的关键技术,并对系统在不同参数下的性能作了仿真。最后,通过修正扩展/删除速率兼容LDPC码的构造方法,并联合分析和仿真所得LDPC码与SC-FDE系统,验证了整个联合系统的优异性能。论文的创新性主要如下:从LDPC码随机性、最小围长、连通性和最小距离等角度深入分析码字的构造,并利用图论和近世代数的相关知识提出了两种构造LDPC码的方法。这些方法除了进一步研究性能优异的LDPC码构造提供了理论指导外,还扩展了LDPC码构造的方法和研究思路。并且,利用修正RC-LDPC及基于伪循环MDS码的准循环LDPC编码的SC-FDE系统,可进一步提高整个系统的性能,对更好地设计对抗多径衰落的通信系统来说,具有较强的理论构造指导和工程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