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更好的推动实施农民篮球运动,进一步加快新时期农民体育事业的发展,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谈、数理统计、逻辑分析等方法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苏、锡、常地区农民篮球运动的具体情况从社会学、文化学的角度进行探讨,在对农民篮球运动现状进行调查统计的基础上,对影响农民篮球运动的各因素进行统计及对策分析,通过研究分析结果显示:1.社会的和谐发展,农民文化水平的逐渐提高,篮球文化的融入并与社会和谐文化的有机融合,为苏、锡、常地区农民篮球运动深入开展提供了较好的文化背景。良好的经济基础,处于全国前列的城镇化水平,丰富的物质生活,为苏、锡、常地区农民篮球运动的普及与开展提供坚实的社会经济基础。2.苏、锡、常地区农民篮球运动开展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参与者男性占绝大多数,女性较少,且以男性中青年为参与主体;参与篮球健身运动的比例随着其所受教育程度增高而增加;职业分布上以学生和农业劳动者为主;促成参与者参与篮球运动的主要因素是在校篮球教育和本地篮球运动的影响;参与篮球运动目的主要是健身和娱乐。3.苏、锡、常地区农民篮球运动参与者平时参与篮球运动大多属于非组织化的自发行为,参与篮球活动频度具有明显的随意性和无规律性;农村公共场所篮球场地设施健全,但还存在“相对集中的健身活动时间,造成的人数众多而场地不足”的矛盾;学生参与者活动场所大多选择在村镇学校篮球场地,其他参与者参与活动场所以村镇公共场所篮球场地为主。4.苏锡常地区农民篮球比赛主要集中在春节等传统节日和农闲季节;基层组织的村级篮球比赛较多且参与广泛,有较好组织指导和管理;农民自发组织的篮球健身活动所需的资金短缺,多以参与者集资为主,但苏锡常地区农民篮球运动已初显社会化。5.苏、锡、常地区农村基层领导对篮球活动的意义和价值有一定的认识,但是实际开展篮球活动重视的持续性仍有待提高。农村社会体育指导员具有较好的技术和理论基础,但篮球裁判能力不足、积极性不高,影响了苏、锡、常地区农民篮球水平的进一步提高。6.苏、锡、常地区农民篮球运动开展具有以下特征:广泛性、不平衡性、季节性、自发性与不稳定性、日渐多样性、日渐社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