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校园足球的普及到职业足球联赛俱乐部青训梯队的要求以及最新的U23政策,再到目前兴起的幼儿足球教育,我国对足球青训环节的重视程度正在逐步加深,而青少年海外培养一直是足球青训的一重要分支。我国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开始向海外足球强国输送青少年人才留学,时至今日,已经形成了多元化的海外人才培养模式。本文通过对我国青少年足球海外培养多种模式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探寻我国青少年足球海外培养模式的发展趋势,结合日本足球青训发展特点以期为中国足球青训培养模式改进提供可参考的理论依据,扩大青少年海外培养队伍建设。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收集、专家访谈、对比分析、逻辑分析等方法依据留学组织主体的不同,将留学模式分为:(1)“足协+”海外培养模式(2)“俱乐部+”海外培养模式(3)“社会企业+”海外培养模式(4)个人出国海外培养模式。对四大青少年足球海外培养模式的培养目标、球员来源、资金来源、球员留学后去向进行特点分析,再通过典型案例进行具体分析,发现目前的青少年足球海外培养分别存在以下问题:“足协+”(1)未保障国内俱乐部及赞助企业相关利益(2)大批留学成果被同化。“俱乐部+”(1)俱乐部球员选拔资源分布不均(2)大量球员出口转内销。“社会企业+”(1)投资成本大,收益甚微(2)企业未形成统一规范化管理。个人(1)留学途径狭隘(2)留学资金问题难以解决。最后根据日本青少年足球的发展特点以及我国足球发展的现状与留学模式的问题最终得出以下策略来进一步完善我国青少年足球海外培养的发展:(1)完善相关政策,促进多方合作(2)政府大力支持,拓展留学渠道(3)培育多方足球人才(4)建设国内优质足球文化环境(5)扩大留学球员的媒体效应。并得出以下结论:“足协+”模式下培养成果最为显著,但未形成统一的国家培养体系,培养断层严重。“俱乐部+”模式目前数量最多,各家俱乐部培养体系各不相同部分俱乐部已形成循环输送机制,但低级别俱乐部暂时还不具备输送球员的能力。“社会企业+”与个人出国模式的海外培养目前处于探索阶段,还有待进一步规划与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