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肽P物质影响瘢痕中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的实验研究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ss4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增生性瘢痕(hypertrophicscar,HS)不仅在形体上损害患者的功能和外貌,而且增生性瘢痕一般都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有的早期瘢痕瘙痒更是让病人难以忍受,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对病人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伤害。目前,对增生性瘢痕瘙痒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研究甚少。主要是没有可靠的动物模型和用于人体的简便、敏感、可重现的客观测痒方法。组胺(histamine)是公认的皮肤致痒介质[1],神经肽P物质(substanceP,SP)也是现在研究的热点之一,它是一种致炎性神经肽,由感受伤害的C类神经纤维转运到外周,使肥大细胞(mastcell,MC)脱颗粒释放组胺引起皮肤瘙痒[2,3]。为了深入了解组胺与神经肽P物质在瘢痕瘙痒发生中所起的作用,初步探讨瘢痕瘙痒发生的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我们设计并开展了本研究。实验分六部分:首先对增生性瘢痕、非增生性瘢痕(non-hypertrophicscar,NHS)和皮肤中组胺与神经肽P物质进行定量、半定量分析;接着在电镜下观察肥大细胞的超微结构在上述三种组织中的区别;然后将组织中的肥大细胞分离、培养并鉴定;观察神经肽P物质对分离的肥大胞释放组胺的影响及G蛋白(Gprotein)mRNA在肥大细胞的表达,以探讨它与瘢痕瘙痒是否有关。 第1章.人瘢痕和正常皮肤局部组织中组胺含量的测定 目的:比较HS、NHS和皮肤局部组织中组胺含量的差别,推测组胺在人HS瘙痒发生中的意义。 方法:去除所取标本的皮下组织,取等质量的全层组织,用高氯酸制成匀浆,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组胺含量。 结果:HS组织中组胺的含量明显高于NHS和正常皮肤[(236.32±26.79),(170.12±20.53),(162.31±18.97)ng/g,P<0.01],但在NHS和正常皮肤中却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增生性瘢痕局部组织中组胺含量的升高可能与瘙痒有关。 第2章.P物质在人瘢痕和皮肤局部组织中的表达 目的:比较HS、NHS和皮肤局部组织中SP表达的差别,推测SP在人瘢痕瘙痒发生中的意义。 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结合图像数据分析SP的表达。 结果:瘢痕组织全层可见SP的表达,皮肤中SP则主要表达在真皮层和表皮基底层。HS中SP的表达(18.36±3.28PU)明显强于NHS(13.12±1.22PU)和皮肤(12.75±2.01PU)(P<0.01),但在NHS和皮肤中却无明显差异(P>0.05)。另外,HS组织中分布在表皮基底层、小血管内膜的SP,其密度也明显高于正常皮肤,并可见致密的胶原结缔组织间有SP神经纤维。 结论:增生性瘢痕局部组织中SP含量的升高可能与瘙痒有关。 第3章.人瘢痕和皮肤中肥大细胞超微结构的观察 目的:观察HS、NHS和皮肤局部组织中MC超微结构特点及其功能状态,推测MC在人HS瘙痒发生中的意义。 方法:用透射观察电镜MC的超微结构。 结果:皮肤中MC散布于真皮浅层,瘢痕组织中MC主要分布在瘢痕浅层血管周围及成纤维细胞临近处。皮肤和NHS中MC结构类似,主要呈非活化状态;HS中MC数量多、体积大,多数呈活化脱颗粒状态,并含较多的幼稚MC。 结论:增生性瘢痕局部组织中大量呈活化脱颗粒状态和幼稚MC是瘙痒产生的基础。 第4章.人瘢痕和皮肤中肥大细胞的分离和鉴定 目的:分离并鉴定人瘢痕和皮肤组织中MC,为下一步实验奠定基础。方法:用Ⅰ型胶原酶和透明质酸酶消化分离MC;甲苯胺蓝染色和番红复染,鉴定并计数MC。 结果:MC体积大、核呈蓝色,胞浆内含紫红色分泌颗粒。HS中MC占有核细胞的百分比(8.6±1.9)明显高于NHS(6.1±1.5)和皮肤(5.3±1.2)(P<0.01),但皮肤组与NHS组之间的差异不明显(P>0.05)。培养12h后,大部分悬浮细胞为MC。 结论:用Ⅰ型胶原酶和透明质酸酶可以成功分离皮肤及瘢痕组织中的MC。 第5章.P物质对瘢痕和皮肤中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的影响 目的:探讨SP与HS瘙痒发生的关系及可能的机制。 方法: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SP对分离的MC组胺释放率的影响,观察时间及剂量-效应关系。 结果:HS中MC的组胺释放率随SP刺激时间的延长和浓度的增加而递增,与NHS组及皮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 结论:SP明显提高HS中MC释放组胺的水平而产生痒觉,这可能是增生性瘢痕瘙痒发生的机制之一。 第6章.G蛋白对瘢痕和皮肤中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的介导 作用及P物质对G蛋白α亚基m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G蛋白在HS瘙痒发生中可能的作用及SP的作用机制。 方法:将细胞分为对照组、SP刺激组、NEM预处理+SP刺激组,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组胺释放率并用RT-PCR法半定量测定MCs内G蛋白α亚基mRNA的表达量。 结果:用G蛋白失活剂NEM预处理细胞后,削弱了SP增强MCs分泌组胺的效应。HS中GiαmRNA的表达明显弱于NHS和皮肤(P<0.01),GsαmRNA在上述三种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SP作用后,GsαmRNA在三种组织中的表达均明显增强(P<0.01)。 结论:Gi蛋白α亚基的弱表达可能在增生性瘢痕瘙痒发生中起重要作用,而SP则主要通过上调GsαmRNA在肥大细胞的表达影响组胺的释放。
其他文献
This paper deals with a flexible macro-micro manipulator system, which includes a long flexible manipulator and a relatively short rigid manipulator attached to
摘要:本文针对传统英语试卷评讲的弊端,根据尝试教学理论“学生能尝试、尝试能成功、成功可创造”的教学思想,以“先试后导,先练后讲”为方法指导,结合英语教学的特点,提出了运用尝试教学理论进行英语评卷教学,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教学质量的中心论点,论述了尝试评卷教学的理论依据和具体操作特点,旨在通过探索,寻求更适合英语试卷讲评教学的途径。  关键词:初中英语 试卷评奖 创新能力  一、运用尝试教学理论进行
摘要:目前,绝大多数学校语文检测以笔试为主,有一小部分学校尝试开展语文学科的口试,但口试题目未能贴近学生实际,缺乏系统性,口试内容单调乏味,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口试形式单一,主要以个人展示为主,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口试评价方式重结果性评价,虽然有自评互评,但基本流于形式,不能起到多元评价激励促进的作用。  关键词:小语口试命题 内容 形式 评价 命题  学习语文,顾名思义就是学“语”习“文
目的:探讨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在指导邻近皮质脊髓束(corticospinal tract,CST)脑胶质瘤术后放疗方案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30例邻近皮质脊髓束脑胶质瘤术
摘要:《税法》课程是许多高校会计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多数高校对该课程的考核评价一般采取平时成绩和期末闭卷考试成绩进行,考核评价方式较陈旧。本文分析《税法》课程在考核评价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更科学合理考核评价模式,正确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达到以考促教、以考促学,实现教考并举,最终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税法》课程 考核模式 课程改革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资本市场一体化的发展,税法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