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融系统的资金集聚和资源配置功能对于经济体系的持续增长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金融体系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和自身效率的改进成为经济学金融理论研究中核心的问题。因而,如何分析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存在、变迁对于经济增长的相关影响,金融活动引起的要素配置和收益分配状况的变化,以及金融市场和金融中介具有的脆弱性问题以何种传导机制导致宏观经济的波动和危机等课题,都是当代经济学各个分支、学派所关注和阐释的重要方面。
本文讨论的侧重点主要是银行金融体系在要素市场中所起的资源配置效果,并可进一步地简化为市场化的储蓄——投资转化机制,以及由此带来的不同融资处理模式下的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的实际效果。系统地梳理了经济理论中对余融中介作用的分析;对市场主导型和银行中介主导型的余融体系的效率特点进行了全面的对比分析;从金融发展史和制度经济学等角度考察了银行金融体系产生和发挥作用的内在机理;在国别分析方面,按照发达市场国家金融制度演进的次序和发展中国家金融深化的实际绩效进行了全面又突出重点的介绍;在考察经济一体化对金融体系的综合影响时,分别从要素市场均衡化、跨国资本流动和资本外逃等角度分析了一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资会要素配置的实际效果;在中国的经济转轨和金融体系的制度演进上,结合理论和实践分析,对多重目标下的中国金融体系重构进行了多角度分析。
按照新古典经济理论分析框架中阿罗-德布鲁的竞争性市场一般均衡模型,经济体系中的个人、家庭和企业完全可以依据市场价格信号和自身效用偏好,解决资金要素的流动配置问题,它们是市场中资金需求和供给的直接提供者和参与者,也就是说在一个完全的理想的交易市场上实现了个体最佳的多样化组合以及帕雷托配置效果。然而这一结论却不能解释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产生、衍化至今且重要性日益提高的客观经济现象。之后科斯对于市场经济中交易成本问题的深入研究,以及莫迪利亚尼的跨时消费/投资模型的提出,才为金融中介存在找到了理论的支持。在交易成本、跨期交易平滑、行为分析、不对称信息和企业组织理论等经济理论研究角度对一般均衡分析的修正,提供了金融中介改善资源配置效果的理论支持,货币主义的理论和政策主张提供了另一个分析经济增长和控制金融稳定的分析角度,1990年代以后,基于金融功能观点的理论则以微观作用的角度作为出发点重新审视了金融系统和金融机构的绩效和重构问题。
一般经济理论对金融中介的分析是以产权界限清晰、市场信号有效为前提的,对发展中经济体往往并不适用,1970年代起,对发展中经济的金融深化和金融结构演进有了更多的关注和研究成果,金融深化的理论和政策实践在不同发展中国家得到了迥异的效果,检验分析部分验证了金融深化和经济增长的相关性,但发展中国家金融体系的完善和效率改进却体现出了差别显著的路径依赖特点,同时,更多的分析显示出在金融深化和自由化过程中次序的重要性。目前还缺乏完全适用于所有发展中国家,并且没有副作用的金融自由化经验。发达市场经济中长期存在的市场主导型和银行主导性金融系统的差异,以及两者在资源配置效率上的比较、未来金融体系的发展方向等都是金融理论界研究的重点课题。二十多年来,在金融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市场主导型和银行主导型的金融体系都发生了很多变化。本文在论述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金融发展史、社会、法律、企业文化等不同影响变量再次对这个问题进行对比分析。
发展中国家金融体系对经济增长的瓶颈作用得到缓解的同时,金融体系的脆弱化倾向却有所加大,发展中国家金融发展的速度已经超过了本国货币当局监控能力和整体经济的宏观调控能力,金融风险预警和化解机制在国际游资的冲击下反应滞后,其实体经济固有的二元化不平衡特点进一步增大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新兴工业化国家和转轨的原计划经济国家的金融中介发展过程以及与实体经济增长的契合性给了我们最新的例证,金融化程度的提高、经济战略的调整和社会制度的变迁都是分析的极好材料。
伴随经济和金融全球化的过程,传统的金融分析理论和货币政策工具体现出一定的局限性。本文将从国际间制度整合与政策协调、跨国界的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趋势以及资本外逃等角度,从另一个角度对金融和经济增长、稳定关系的分析进行扩充和延伸。
对金融体系资源配置效果的分析最终要和中国金融改革契合起来,总的来说,中国的资金配置体系体现了和宏观经济市场化的一致性,实证数据验证也提供了一定的支持,但金融体系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和相对滞后,使得本文可以从另一个相对独立的角度阐释对中国金融改革的目标、路径和次序问题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