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全国城镇化进程速度日益加快。一些选址在城市偏远地区的石油化工企业周边逐渐出现学校、居民区、医院、商场等人员集中的敏感区域,企业慢慢被城市包围,出现“城围石化、石化围城”的现象,城市型炼厂逐渐开始被人们所关注和探讨,城市型炼厂也成为城市发展、石化企业发展所共同面临的问题。由于国内外对于城市型炼厂进行的研究较少,目前尚没有形成明确的定义,因此结合国内外典型的城市型炼厂,对城市型炼厂这一概念进行定义。本文对城市型炼厂目前的现状进行深入了解,分析城市型炼厂产生的主观及客观原因,以及导致炼厂面临生存与发展的瓶颈。城市型炼厂虽然对当地环境及人员安全存在潜在的影响,但对当地经济、能源、就业等领域的贡献也不容忽视。对于城市型炼厂的发展,由于政府导向、城市发展规划、自身压力等因素,企业的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从优势与弊端两方面,分别对城市型炼厂搬迁发展及非搬迁就地发展两种模式进行了对比研究,分析两种不同发展模式优缺点,并在此基础上,对于城市型炼厂如何进行非搬迁发展,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和思路。城市型炼厂搬迁工程量巨大,例如搬迁选址、配套资金、拆除、建设、人员安置等等,是炼厂搬迁所必备的条件,涉及的部门、领域众多,均需消耗占用大量的时间,无法短时间完成搬迁工作。因此对城市型炼厂实施高标准、严要求的环境保护措施不仅适用于非搬迁的城市型炼厂,同时也适用于无法短时间内完成搬迁的炼厂。城市型炼厂污染物排放标准是炼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障,将环境容量概念引入标准的制定,利用标准遴选、对比、环境容量模拟、可行性评估等步骤得出的城市型炼厂污染物排放标准,充分考虑炼厂的特点及自身情况,提高了标准的适用性和针对性。城市型炼厂结合本厂特点,将清洁生产理念运用与企业生产加工中的各个环节当中去,将污染物排放降低至最低,实现企业的绿色生产,使城市型炼厂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