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淋病是一种以泌尿生殖系统化脓性感染为主要表现的性传播疾病,其致病菌为淋病奈瑟菌。由于的抗生素滥用,淋病奈瑟菌的耐药性逐年增强。本研究通过对淋病奈瑟菌进行筛查并检测相关的耐药基因,从而对本地区淋病奈瑟菌流行菌株进行分型并对相关的耐药机制进行研究,为临床合理用药及经验性抗感染治疗提供实验室依据。 方法: 1、收集2014年1月-2017年5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诊及住院淋病患者的77株淋病奈瑟菌菌株。所有菌株经革兰染色、显微镜镜检、氧化酶实验、糖发酵实验初步鉴定,再经梅里埃公司微生物快速鉴定仪进一步确定为淋病奈瑟菌,保存于20%甘油肉汤,置-80℃冰箱备用。收集77例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 2、分离培养所有77株淋病奈瑟菌,用E-test条进行青霉素、四环素、环丙沙星、壮观霉素、头孢曲松和阿奇霉素的MIC值测定。 3、NG-MAST分型:采用PCR对Por与tbpB的位点片段进行扩增,使用DNA Star软件对测序数据进行比对、拼接,将结果提交NG-MAST(http://www.ng-mast.net/)数据库,得到所测菌株的ST型别。 4、MLST分型:选取四环素和阿奇霉素耐药菌株,采用PCR对7个管家基因(abcZ、adk、aroE、FumC、gdh、pdhC和pgm)的位点片段进行扩增,使用DNA Star软件对测序数据进行比对、拼接,并将结果提交PUBMLST(http://pubmlst.org/neisseria/)数据库,得到待测菌株的ST型。 5、选取四环素耐药菌株,采用PCR对相关耐药基因(mtrR启动区域、mtrR编码区域与temT)进行检测,分析其耐药机制。 6、选取阿奇霉素耐药菌株,采用PCR对相关耐药基因(23SrRNA,mtrR启动区域、mtrR编码区域、rplD与rplV)进行检测,分析其耐药机制。 结果 1、临床资料:本次研究共收集77例有相应症状的淋病患者临床标本中分离的淋病奈瑟菌,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2.2±11.0岁,中位数年龄为29岁(年龄区间16-78岁);其中男性比例为74∶77(96.10%),女性比例为3∶77(3.90%);已婚者占56∶77(72.73%)。 2、药敏结果:77株淋病奈瑟菌对头孢曲松、阿奇霉素和壮观霉素具有较好的敏感性,但对青霉素、四环素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较高(>50.00%)。 3、NG-MAST分型:本次研究共提取得到55株淋病奈瑟菌DNA,共鉴定出40个不同的基因型别(ST),其中14个为新发现的ST,没有发现优势序列型,各有4株为ST1866、ST5061和ST14781,占4/55(7.27%)。 4. MLST分型:本次研究共选取四环素和阿奇霉素耐药菌株27株(四环素耐药19株,阿奇霉素耐药13株,其中同时对四环素与阿奇霉素耐药的有5株),共鉴定出19个不同序列型别(ST),其中4个为新发现的ST,均已上传至MLST库。最常见分型为ST10899型,有5株,占18.52%。 5.四环素相关耐药基因:19株四环素耐药淋病奈瑟菌均存在temT基因突变,17株四环素耐药菌株mtrR启动区域发生1个碱基A的缺失突变,3株mtrR编码区域发生G45D突变。 6.阿奇霉素相关耐药基因:13株阿奇霉素耐药株中:1)rplD:1株发生“G70D”突变,1株发生“G72D”突变,1株同时发生“T71I、G72S”突变。2)rplV:未发现突变。3)mtrR编码区域:4株出现G45D突变。4)mtrR启动区域:12株mtrR启动区域发生1个碱基A的缺失突变5)23SrRNA:4株发生A2047G突变。 结论: 1、头孢曲松与壮观霉素尚未出现耐药菌株,对淋病奈瑟菌的体外抗菌活性强。 2、淋病奈瑟菌对四环素的耐药可能与mtrR启动区域与temT基因的突变相关。 3、淋病奈瑟菌对阿奇霉素的耐药可能与mtrR启动区域、mtrR编码区域、rplD与23SrRNA基因的突变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