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双胍对脂多糖诱导的脓毒症小鼠的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来源 :重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wh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  脓毒症相关性脑病是脓毒症的一种与炎症相关的严重的并发症,其增加了患者的死亡风险,严重影响预后。二甲双胍是一种一线抗糖尿病药,最近的研究揭示了二甲双胍的抗炎、抗氧化应激作用。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二甲双胍对脂多糖诱导的脓毒症造成的小鼠的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方法:  采用脂多糖(LPS,20mg/kg)腹腔注射雄性 BALB/c小鼠诱发脓毒症建立模型。二甲双胍(400mg/kg)于注射LPS前0.5h给予腹腔注射。于LPS注射18h时即观察终点时检测小鼠一般情况,HE染色观察组织形态学改变;测定血清脑损伤标志物NSE、S100-β的水平;测定氧化应激相关的MDA含量;EB染色测定血脑屏障通透性;测定炎症因子TNF-α、IL-6、MPO的水平。  结果:  LPS组脑组织海马CA1、CA3区和大脑皮层大量神经细胞变性,而二甲双胍治疗组神经元变性减轻。LPS组血清NSE、S100-β以及脑组织中MPO均增高,而二甲双胍治疗治疗组血清 NSE、S100-β以及脑组织MDA水平显著减少。EB染色LPS诱导的模型组小鼠脑组织中的EB含量增高,而二甲双胍治疗组EB含量降低。二甲双胍治疗组的TNF-α、IL-6、MPO水平较LPS组显著降低。  结论:  二甲双胍可以减轻内毒素诱导的脓毒症小鼠的脑损伤,其机制可能是保护血脑屏障,减少氧化应激,抑制炎症反应。我们的研究表明二甲双胍对脓毒症诱发的脑损伤有治疗价值。
其他文献
[目的]  通过采用分子生物学等技术和方法,在体内外观察异丙酚后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和缺氧复氧诱导的细胞自噬及其相关基因Beclin-1表达的影响,分析和验证microRNA-30b对Beclin
[目的]  探讨微型腹腔镜下输卵管复通术的优势及技巧,以探究其手术方式的可行性,为临床顺利开展、推广微型腹腔镜手术提供依据。  [方法]  1.回顾分析总结2008年6月至201
现代汉语作为中国人民甚至是全球各国人民非常重要的沟通和交流媒介、一种人类使用的交际工具,却在在我们当下的日常生活中,经常被错误使用。使用汉字、组词、使用语句不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