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外场下铝合金铸锭中显微疏松的数值模拟和试验研究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itialD20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显微疏松是铝合金铸锭的主要缺陷之一,其不仅影响铸锭的机械性能,而且会增加铸锭的初始疲劳裂纹。铸锭中的显微疏松形成主要有两个原因:液体凝固收缩和氢扩散。本文主要以7050铝合金超声铸造为切入点,旨在通过外场来抑制铸锭中显微疏松的形成,主要研究内容有以下几方面:   1、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氢浓度,枝晶臂间距以及超声场对7050铸锭中显微疏松的影响规律。当7050铝熔体中氢浓度小于0.12cm3/100g时,铸锭中显微疏松主要是由熔体凝固收缩后补缩不足引起的,此时,枝晶臂间距对铸锭中显微疏松影响将会成为主导因素。   2、通过7050铝合金超声铸造试验,初步获得了超声振动对枝晶臂间距和显微疏松的影响规律。当超声功率为240W时作用效果最好,一次枝晶臂间距和二次枝晶臂间距分别减小了58.1%和73.2%,铸锭横向位置处显微疏松百分比减少了14.3%~47.9%,中心位置处显微疏松百分比降幅为29.3%~44.1%。超声振动减少显微疏松的形成是除气和晶粒细化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超声除气对抑制显微疏松起主导作用,此外,工具杆下方的声流效应显著,对促进液体补缩抑制中心疏松的形成起了积极作用。   3、通过对工具杆端面下的声压计算,低频高功率超声波极大了增加了超声在熔体中空化深度和广度,距离工具杆端面大概150mm处声压才会降低到1.6Mpa(空化阈值)。15kHz超声振动系统在液体中作用的效果比201kHz的振动系统强烈,高功率超声处理的铸锭的组织更加致密,声流效应更加显著。当超声功率为2600W,频率为15kHz时,一次平均枝晶臂间距减小到150μm,而二次枝晶臂间距也降低到了60μm,分别减小了66.7%和79.3%。铸锭横截面部分区域己难以观察到二次枝晶臂。铸锭中微疏松的形成得到了进一步抑制,铸锭中横截面处显微疏松百分比减少了30.4%~56.3%,中心显微疏松减少了31.1%~53.3%。   4、通过对工具杆端面的优化,研究了三种不同端面的工具杆对7050铝合金铸锭中显微疏松形成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平端面工具杆的轴向声强最大,且有明显的声流现象,抑制中心显微疏松形成的效果最好,然而在横向位置处,采用球端面工具杆施振效果较好,整个横截面显微疏松分布较均匀。虽然圆锥端面工具杆的作用范围最大,但其声强效果最弱,衰减最快,抑制显微疏松形成的效果最差。
其他文献
全息谱技术是旋转机械振动信号分析与故障诊断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基于FFT的传统谱分析基本能够满足常见的故障特征提取和故障分析的要求,但其不能有效地利用振动信号的相位信息,因此不能满足精密诊断和复杂故障诊断的要求,全息谱技术正是在这一情况下发展起来的。全息谱技术的主导思想是充分利用传统谱分析所忽略相位信息,集成了一个或多个截面上水平和垂直通道的振动信号的幅值、频率和相位信息,用合成的一系列椭圆来描述不
针对产品煤和分选方法指出了布尔台选煤厂目前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原煤煤质资料,并通过技术经济比较,提出了工艺改造方案.改造后方案增加了产品种类,提升了经济效益,最终实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