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试验选用全有机基质(玉米秆:豆秆=1:1,v/v)、有机无机混合基质(蛭石:草炭=1:1,v/v)和全无机基质(蛭石:珍珠岩=1:1,v/v)作为栽培基质,选用有机肥(高温消毒鸡粪)和化肥作为基质培肥料,分别以各基质不施肥处理作为对照,采用室内淋洗的方法研究了有机肥、化肥在不同基质组合中的营养释放速率。同时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基质和不同肥料处理对番茄(中杂105)生长发育、生理代谢、产量及品质等方面的影响,得出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有机肥在三种基质组合中的养分释放表现出较大的差异。全无机基质中有机肥铵态氮的释放较为迅速,第6周过后即无铵态氮的淋出,有机无机混合基质和全有机基质中有机肥铵态氮的释放周期比全无机基质长且释放较为平缓。全无机基质、有机无机混合基质和全有机基质硝态氮的周释放量均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且释放高峰分别出现在第6周、第10周和第12周。全无机基质、有机无机混合基质和全有机基质淋洗氮释放累积量在24周内分别达到了4.336mg、4.732mg和4.421mg,分别占加入氮量的28.3%、30.9%和28.9%。有机肥磷在全无机基质中的释放较为平稳,16周过后不再有淋洗磷的淋出;有机无机混合基质淋洗磷的周释放量在整个试验周期内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全有机基质在试验开始的两周内没有淋洗磷的释放,从第3周开始,逐渐有淋洗磷的释放。至试验结束(24周),全无机基质、有机无机混合基质和全有机基质淋洗磷的累积释放量分别为1.716mg、1.918mg和1.871mg,分别占磷加入量的35.2%、39.3%、38.3%。有机肥钾的释放较为迅速和完全,且三种基质组合间有机肥的释放曲线基本一致,在16周内共释放出85%左右。根据对试验数据的回归分析,在试验期内,培养时间(X)和有机肥释放量(Y)的关系符合如下方程,周释放曲线:铵态氮和淋洗钾符合Y = aXb (b <0),淋洗磷、硝态氮和淋洗氮符合Y = aX4 +bX3+cX2+dX+e。累积曲线:铵态氮和淋洗钾符合Y = aLn( X)+b(b>0),硝态氮、淋洗氮符合Y = aLn( X)+b(b<0),淋洗磷符合Y = aE+bX4 +cX3+dX2+eX+f。以上回归方程的相关系数均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水平。2.不同处理对基质酶的影响如下:在所有的处理中磷酸酶均以碱性磷酸酶为主导酶;施有机肥的三个处理,全有机基质和有机无机混合基质的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全无机基质。不论是施有机肥处理、施化肥处理还是对照,纤维素酶活性、蛋白酶活性、转化酶活性和脲酶活性均表现为全有机基质显著高于有机无机混合基质和全无机基质。3.与各自的不施肥对照相比,全无机基质、有机无机混合基质施有机肥处理和施化肥处理均显著或极显著增加了番茄的株高、茎粗以及根、茎、叶的鲜重,而全有机基质施有机肥处理和化肥处理的株高、茎粗、根、茎、叶鲜重与对照之间无显著性差异。栽培过程中基质EC值在不同基质与肥料处理下变化差异较大,施有机肥的处理相对于施化肥处理EC值变化较为平缓。4.番茄产量以有机无机混合基质配施有机肥的处理最高,达到了1778.5g/株,与其它各处理达到显著性差异,以全无机基质不施肥处理的产量最低,为148.6g/株。与化肥相比,有机肥在全无机基质和有机无机混合基质中极显著提高了番茄的糖酸比、维生素C含量,显著降低了硝酸盐含量,在全有机基质中极显著提高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降低了硝酸盐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