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银行是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以保持银行功能稳定为目标的银行管制则是金融理论研究与实践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国内外学者对银行管制的必要性、各国管制体系的异同以及国外管制经验对中国的启示等众多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少有学者对银行管制变迁原因进行分析。作者认为,银行管制作为政府供给的一种特殊商品,其均衡产量的变化必然受需求与供给因素的影响。因此,本文试图以管制的需求与供给为出发点,来解释一百多年来银行管制的变迁历史,并据此讨论面对新经济环境的挑战,各国银行管制应如何变革,最后给出我国的应对策略。
银行管制历经了管制确立、放松管制与再管制的变迁历程。银行管制开始于十九世纪中期英格兰银行对英国货币发行权的垄断,到上世纪三十年代大萧条之后,银行管制全面确立。而七十年代金融自由化浪潮兴起,银行管制出现了放松的趋势。放松管制给银行业带来活力的同时,也带来了不稳定因素,特别是八十年代后的几次大的银行危机使得各国政府认识到了再管制的必要性。
理解上述银行管制变迁的内在原因,本文认为,首先要了解银行管制的需求与供给。银行管制的需求来源于市场失灵、银行脆弱性、政府失灵和规模经济等几个方面。银行业的市场失灵包括自然垄断、负外部性和信息不对称。这些现象在银行市场比较普遍甚至很严重。市场失灵说明了有对银行业进行管制的需求,而银行脆弱性解释了为什么银行比其他行业受到更多的管制。银行管制的供给主要包括管制法律的制定和管制机构的设立。政府制定相关的管制法律,并且由管制机构来负责法律的执行与监督,银行管制就这样供给出来了。
银行管制的变迁取决于需求与供给的均衡。短期来看,人们无法改变管制的供给数量,管制市场可能出现多种情况。当管制的供给量在需求与供给曲线相交点附近时,需求与供给相差不大,称之为均衡区域。当管制供给量在均衡区域的右边时,供给大于需求,银行管制供给过度,社会福利受到损害。当管制供给量在均衡区域左边时,就出现了管制的供给不足,此时社会的福利也没有达到最大化;如果管制不足较为严重,银行危机的可能性将大大增加。
从长期分析,当管制供给过度时,一方面,银行将采取规避管制的种种创新,使部分管制措施失去效力;另一方面,利益受损者(如银行)将向政府施加压力以迫使政策的改变。当管制供给长期不足时,社会将面临银行危机的威胁,政府将(主动或迫于压力)加强银行管制。因此,长期来看,管制的供给量有向均衡区域回归的倾向。
本文认为正是这种供给与需求的均衡发展推动了银行管制的变迁:对银行管制需求的深刻认识促进了管制体系的全面建立;需求的变化与对管制供给特性的认识引发了管制的放松;而对供给与需求的充分匹配的考虑促成了银行业的再管制。管制、放松管制与再管制,这并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需求与供给均衡发展的结果。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银行管制面临变化更迅速的经济环境。金融全球化、跨国银行的发展、新技术的运用和混业趋势的加强给管制带来的挑战尤为突出。如何改善管制措施,提高管制效率,以更好的维护银行功能的稳定,是银行管制面临的重大课题。
银行管制应如何进行变革,本文从管制的供给与需求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方面,改善银行管制的供给,主要是降低管制供给的成本,改变管制供给结构以提高管制效率。措施包括管制模式的转变、加强管制的国际协调、强化管制的政治决心和管制供给的非政府化等。通过这些措施,促进管制供给结构的转变和边际成本的下降。
另一方面可以从管制的需求角度考虑。现代经济是通过市场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以促进经济增长的,管制只是市场失灵情况下的一种补充手段,是一种次优选择。如果通过一些措施,例如加强市场约束和银行的内部控制,来降低这种需求,使需求曲线向左平移,就可以减轻管制可能带来的对市场的扭曲。
我国银行管制经历了直接控制时期、混业管制时期、转型时期和分业管制时期四个阶段。虽然我国银行管制体制不断改善,但面对银行业的深化改革、金融全球化和外资银行大量进入、金融混业趋势加强等多方面的挑战,我国银行管制仍需要不断变革与发展,如银行管制法制化、进行管制机构的改革、加强管制的国际合作和完善信息披露制度等。我国银行管制只有注重变革与发展,不断改善管制的供给,以适应需求的变化,才能确保管制目标的有效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