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俄国形式主义流派提出“文学性”概念后,便成为西方文学理论研究的重点问题之一。“文学性”概念经埃利希等人译介到英美,进入西方学者视野,八十年代辗转进入中国,开启了在中国的“旅行”。但是,在西方“文学性”概念尚未译介之前,在汉语中已有“文学性”概念的使用,但仅仅是作为一个词语在使用并没有上升到概念范畴。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西方“文学性”概念和我国本土“文学性”术语相碰撞,逐渐成为学界关注的一个核心概念,特别是在后现代的视域下文学边界之争问题的出现,使得“文学性”成为一个聚讼纷纭的问题域。本文以“文学性”为关键词,对中西不同文化语境中的“文学性”概念做谱系学的梳理,着重分析“文学性”概念在中国语境中的发展建构过程,以及二者之间的差异。论文共分为三章,第一章就“文学性”概念在西方的产生和发展过程进行梳理,从二十世纪初在俄国形式主义范畴内的产生到后现代时期的再次提出,历经英美新批评,结构主义,解构主义等理论流派,使“文学性”概念的内涵不断丰富,产生两种不同的“文学性”。第二章对中国本土“文学性”概念进行谱系学梳理,分析该概念是如何从一个普通词语发展成为文学理论术语。以八十年代为分割点,分别探究作为词语的“文学性”与西方影响下的“文学性”概念的具体所指和内涵,并阐释了国内学者关于“文学性”概念的借用、“文学性”蔓延等诸多学术论争。第三章在前两章的基础上展开论述,对中西不同语境中的“文学性”概念进行比较,分析中国本土的“文学性”概念在发展过程中呈现的特点,以及西方“文学性”概念在中国具体文学语境中传承与变迁的基本路径,分析探讨中国本土的“文学性”概念迥异于西方作为知识的“文学性”概念,二者之间并不能形成平等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