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免疫缺陷病毒(HIV-1)是艾滋病(AIDS)的病原体,阻断HIV-1的生命周期中任何环节都可以破坏HIV-1在体内的复制。HIV是一种逆转录病毒,在病毒侵入人体细胞后,经过逆转录、整合、转录翻译完成复制周期。而其逆转录过程就是在病毒逆转录酶的作用下,以病毒RNA为模板合成前病毒DNA的过程,病毒DNA迅速整合到宿主DNA中,从而完成转录翻译等整个生长周期。逆转录酶在病毒生命周期中的独特功能使其成为人们研究抗HIV病毒的重要靶点。逆转录酶抑制剂根据与逆转录酶的作用结合位点不同,分为核苷类(NRTIs)和非核苷类(NNRTs)逆转录酶抑制剂。其中非核苷类与核苷类药物相比,NNRTs类药物活性强,毒性低,选择性高。
本论文以文献报道的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中,含有杂环的具有较高抑制活性的均三唑类化合物,基于呋喃,噻吩有关的化合物的抗HIV构效关系研究和Schafer对非核苷类HIV逆转录酶抑制剂的结构要求,根据生物电子等排体的原理,我们用吡啶环代替呋喃,噻吩环,同时保留均三唑药效基团,设计合成了一系列新型的均三唑衍生物。目标化合物的合成是以4-氨基-3-吡啶-5-苄基硫代均三唑(1)为中间体,用不同的苄基卤代烃经烃化、加成、缩合等反应制得化合物(2),用不同的芳香族醛2-均三唑的Schiff’s碱(3)。对所合成化合物通过IR、1H-NMR以及MS确证化学结构。对新设计合成的化合物对感染HIV-1(ⅢB)的MT-4细胞进行了抗HIV-1活性实验,发现部分化合物对HIV-1有较好的抑制活性,其中化合物2a活性最好,EC50为1.08μM。这表明我们设计的三唑衍生物的分子结构与HIV-1RT要求的蝴蝶构型是基本匹配的,初步的构效关系讨论为进一步的结构修饰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