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市场化经济的深入发展和国家传媒政策的日渐开放,越来越多的媒体以独立经济主体的身份踏上了利益角逐的竞争舞台,在追逐经济利益的平台上奋力厮杀。作为媒体,只有获得足够的受众关注度,才能以此为筹码,换取广告商的青睐与投入,从而获得经济收益。媒体这一特殊的利益攫取模式,使得“注意力经济”在现代经济领域中日渐凸显,成为了万众瞩目的焦点。在激烈的竞争压力和巨大的利益诱惑下,一些媒体逐渐放弃了理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为了不断提升“收视率”、“收听率”和“发行量”,不惜歪曲事实、颠倒黑白,或一味迎合受众口味,造成了极为恶劣的社会影响。本文以框架理论为研究背景及基础,分析、界定并阐释了框架理论视野下媒体与受众的“互激”现象,揭示了媒体在“互激”过程中所占据的主导地位和发挥的主要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对当下媒体的社会角色问题进行了探讨。引人深思的是,媒体在经济利益的诱惑下,在消费主义思潮的浸染下,逐渐摒弃了理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发生了严重的社会角色错位,对社会文化的建构和社会整体的和谐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媒体的社会角色错位,必须引起社会各界及媒体行业自身的重视,因为媒体具有公共服务性,是社会舆论的引导者和社会文化的建构者,对社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矛盾凸显、冲突频发的社会转型时期,媒体必须切实分清利益主次,自觉在传播内容上进行修正,在传播技术上进行改进,回归到媒体作为公共事业的正确发展轨道上来,才能真正为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助力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