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态脆弱性和水土流失是目前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两个热点问题,生态脆弱区的水土保持研究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长汀县的地形、气候和成土母岩等自然环境特征决定了山地生态环境的脆弱性,生态系统退化问题十分严重,极易产生水土流失,成为福建省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由此引发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已经严重影响长汀县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文章以长汀县为研究对象,结合3S技术测定长汀县生态脆弱性等级,运用USLE方程计算1999年和2010年的水土流失量,探讨山地生态脆弱等级下水土保持过程和水土流失的动态变化过程。取得以下成果:(1)研究采用面向对象的专题信息提取方法,对1999年和2010年的遥感影像进行分析处理,提取出1999年、2010年长汀县马尾松、竹林、杉木、混交林、经济林、阔叶林、其它林地、灌木林、疏林地、耕地、居民建筑用地、水体、未利用地、交通用地,共14类土地利用类型专题信息,1999年和2008的分类精度分别为85.07%和85.6%,Kappa系数依次为0.8368和0.8427。(2)选定坡度、坡向、年均温、地形起伏度、植被覆盖度、土壤侵蚀K因子、降雨侵蚀R因子、人为干扰强度8个因子作为山地生态脆弱性评定指标,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山地生态脆弱性各指标权重,采用加权指数法实现山地生态脆弱性的测定。(3)研究确立了USLE方程中各因子的计算方法,并运用3S技术结合长汀的基础数据,计算生成长汀县1999年和2010年的水土流失等级图。通过统计分析发现长汀县的水土流失情况逐渐得到改善,水土流失总面积从1999年的645.76km2下降到2010年的405.22km2,土壤侵蚀率从1999年的20.81%下降为2010年的13.06%,减少了7.75个百分点。(4)分析了生态脆弱性与水土流失量之间相互影响关系,脆弱性等级越高的区域水土流失现象越严重,这是由于脆弱性等级越高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越高,抵御外界干扰的能力越低,在人为干扰和暴雨等灾害性天气下,更容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发生水土流失的概率和强度增大。(5)分析了脆弱性因子与水土流失状况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大部分地区水土流失量随人为干扰度增大而增加,但部分地区反应不是很明显;在一定范围内水土流失量随着坡度的增大而增大,超出一定范围后坡度对水土流失量的影响降低,成为阻碍人为干扰强度的主要因素;由于地表植被的保护,在一定降雨侵蚀范围内水土流失量较小,达到一定强度后水土流失量随降雨侵蚀的增强而增大;随着流失等级的增高,植被的空间结构、生长状况等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恶化,植被盖度越低的区域水土流失现象越严重。(6)通过分析不同林地类型与土壤侵蚀之间的关系,计算不同时期、不同林地类型的土壤侵蚀发生率,阔叶林地、竹林地的土壤侵蚀发生率最小,经济林地、疏林地的土壤侵蚀发生率最大,在实施水土保持措施的过程中应扩大阔叶林与竹林的营林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