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国际贸易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兼论对我国环境法制建设的启示

来源 :东北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vf0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把国际贸易与环境保护置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从环境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政策与法规等方面入手,深入全面地探讨了二者之间的关系,并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对国际贸易与环境保护问题对中国的影响及法律对策进行了思考,为中国环境法制建设提供理论基础和政策参考.该文第1章首先初步介绍了环境、经济、贸易的一般性关系,分析了环境问题的根源是制度失灵,即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具体表现为环境成本的外在化."外部性"的存在使得国际贸易活动加速了环境的恶化,接下来研究了国际贸易对环境保护的影响以及环境保护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从而得出结论:国际贸易与环境保护在本质上是协调的,二者都是促进人类经济发展及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手段.二者相冲突的根本原因为制度失灵,具体表现为环境成本的外在化.另外,政策的制定者仅仅从各自角度考虑问题,没有兼顾国际贸易与环境保护两个方面也是二者冲突的一个重要原因,从而有必要研究贸易法规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其为该文第2章内容,该章研究了WTO及两个重要的区域经济集团,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内的贸易与环境问题.在GATT/WTO法律体系内,研究了环境保护对WTO基本原则的冲击,分析了典型的与环境保护有关的贸易争端的实质,从中可以看出WTO的环保倾向,作者认为WTO应当成为协调国际贸易与环境保护的重要机构.接下来分析了欧盟及北美自由贸易区对国际贸易与环境保护协调的立法与实践,认为欧盟及北美自由贸易区对二者协调发展的立法与实践为WTO提供了很好的样本.第3章探讨了协调国际贸易与环境保护的途径,认为环境成本内在化是协调二者关系的根本途径.同时分析了环境成本内在化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因而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在这种情况下,WTO是协调二者冲突的有效途径.第4章结合中国实际,分析了中国环境保护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完善中国环境法制建设的法律建议.该文的核心观点是:国际贸易与环境保护都是人类促进生产、改善生活的重要手段,二者并不存在根本性的冲突,人类没有必要在国际贸易与环境保护之间做出非此即彼的选择,二者之间冲突的根本原因是制度失灵,具体表现为环境成本的外在化,另外,政策制定者仅仅从各自角度考虑问题,没有兼顾二者关系也是国际贸易与环境保护相冲突的一个重要原因.因而协调二者冲突的根本是环境成本的内在化,WTO也是协调二者关系的一个有效途径.对于中国而言,一方面应完善环境法律、法规以适应入世需要,另一方面应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以表明中国的立场,避免二者冲突对中国造成不利影响,为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争取公正、合理的地位.
其他文献
《北京宪章》在“从传统建筑学走向广义建筑学”一章中提出了“全社会的建筑学”的概念。笔者以为,这既是对20世纪建筑学发展的一个精辟恰当的总结,也是对未来的建筑设计模式
该文借鉴了现实主义的"个体"(国家)是理性的、追求最大化利益的这一理论假设,也借鉴了新自由制度主义对国际社会和全球公共问题的观察,在方法论上以个体主义为基础,即以个体
公用企业是社会公共产品和服务的重要提供者,是中国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瓶颈所在.中国公用企业的改革,正处在由垄断经营向公平竞争的转轨中
“光大乌龙”事件最终以证监会认定为内幕交易事件而告终,但是这一事件所引起的风波还没有平息,其影响力对于整个证券市场乃至金融行业都引发了轩然大波。该事件的影响力已经不
所谓绿色壁垒,又称环境壁垒。它是指一种以保护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人类健康为借口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它具有阻碍国际贸易自由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双重效应。一方面它鼓励发展
2000年6月,江泽民主席在南京视察期间,曾在月牙湖西岸的明代古城墙上指着对岸的大邦花园居住小区赞誉说,该项目已达到了发达国家的居住质量(据《南京日报》报导)。的确,该项
市场规制法是经济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宏观调控法的有机结合构成了完整的经济法体系。市场规制法的建立与完善对于促进公平竞争、保护社会公益、维护市场经济的有序运行起着
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问题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在我国,所有制结构这一概念在1979年前后才提出来,但党对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进行了长期而艰辛的探
一、人生历程rn蒋家奋1928年3月20日出生于辽宁沈阳.1933年9月~1939年7月就读于上海静安小学和上海干公小学;1939年9月~1942年7月就读于上海麦伦中学;1942年9月~1945年7月在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