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新西兰兔四个部位来源(血液、肺、肝、腹腔)的单核/巨噬细胞对伴放线放线杆菌(Aa)吞噬作用异质性,比较在Aa脂多糖刺激下,正常和高脂血症新西兰兔四个部位来源的单核/巨噬细胞膜表面受体CD14、TLR2、TLR4、SR-A和MHC-Ⅱ表达的变化以及外源性IL-10对它们的影响,并检测氧化应激反应产物ROS和NO的释放情况,为研究牙周病与全身系统性疾病的关联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建立新西兰兔高脂血症模型和同一个体不同组织来源(血液、肺、腹腔、肝脏)单核/吞噬细胞的分离、鉴定、纯化及培养研究模型。1.3只健康新西兰兔,以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时间点下单核/巨噬细胞(血液、肺、腹腔、肝脏)吞噬FITC标记的Aa吞噬指数。2.将6只健康和6只高脂血症新西兰兔单核/吞噬细胞(血液、肺、腹腔、肝脏)分为5组:RPMI1640+单核/巨噬细胞、1μg/ml E.coli-LPS+单核/巨噬细胞、1μg/ml Aa-LPS+单核/巨噬细胞、100ng/mlIL-10+单核/巨噬细胞、100ng/ml IL-10+1μg/ml Aa-LPS+单核/巨噬细胞,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膜表面受体CD14、TLR2、TLR4、SR-A和MHC-Ⅱ基因表达的变化。3.用硝酸还原酶法检测和DCFH-DA荧光检测单核/巨噬细胞ROS和NO的释放情况。结果1.兔四个部位单核/巨噬细胞吞噬能力具有差异性:1.5h内,随着孵育时间增加,AM和PM对Aa吞噬能力逐渐升高,Mo和KC的吞噬能力在1h达到高峰;Mo、AM、PM和KC吞噬功能存在明显差异,孵育0.5h吞噬指数AM、PM>Mo、KC,1.0h时AM>PM>Mo、KC,1.5h时AM>PM>KC>Mo。2.Realtime PCR检测结果发现:①正常新西兰兔Mo、AM、PM、KC受1μg/mlAa-LPS刺激24h后,与空白组相比较TLR2,SRA和MHC-Ⅱ基因表达量均上调(P<0.05),除了Mo的CD14下调,KC的TLR4受抑制(P<0.05),其余表达均上调(P<0.05)。②1μg/ml Aa-LPS刺激高脂新西兰兔24h后,Mo、AM、PM、KC的CD14,SRA和MHC-Ⅱ基因表达都升高(P<0.05)。③正常和高脂组,外源性100ng/ml IL-10作用于被Aa-LPS活化的单核/巨噬细胞后,膜受体CD14、TLR2、TLR4、MHC-Ⅱ基因表达受到了抑制(P<0.05),SRA上调(P<0.05)。3.①正常兔和高脂兔组,1μg/ml Aa-LPS刺激下Mo、AM、PM、KC与空白组比较,都释放大量ROS(P<0.05),AM、PM和KC组的NO释放量上调(P<0.05)。②IL-10抑制了Aa-LPS活化的巨噬细胞上升的ROS和NO水平(P<0.05)。结论1.兔不同部位单核/巨噬细胞的功能和表型具有异质性,对Aa的吞噬能力不同,可能是造成牙周病对不同部位影响不同的重要原因。2.正常和高脂血症状态下单核/巨噬细胞CD14、TLR2、MHC-Ⅱ、SR-A及TLR4的基因的表达均存在着部位差异。正常兔1μg/ml Aa-LPS刺激下Mo和KC主要为防御性免疫反应,特异性免疫反应和炎症效应尚未启动,AM和PM则进入炎症反应阶段。高脂兔KC处于防御性免疫反应,Mo、AM和PM进入炎症阶段。IL-10可以通过升高SR-A并下降CD14、MHC-Ⅱ、TLR4达到抗炎作用。3. IL-10可通过抑制LPS活化的巨噬细胞上升的ROS和NO水平,从而抑制炎症反应,维护内环境稳定,保护宿主避免炎症介质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