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高血压病中医不同证型患者颈动脉的超声检查及动态血压的监测,探讨高血压患者血管重构和血压变异性与中医辨证间的相关性,以期用超声检查的客观数据及与动态血压变异性结合所获得的信息为高血压病的中医辨证提供相对客观的标准。方法本研究共1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均为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深圳市中医院2007年10月-2009年3月门诊或住院病人,其中男84例,女76例;年龄最大87岁,最小22岁,平均62.0岁,均符合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高血压病诊断标准。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辨证分为(肝火亢盛、痰浊壅盛、阴虚阳亢、阴阳两虚)四个证型,使用美国安捷伦公司Agilent sonos 55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7—11MHz),由专人对四组各40例患者进行颈动脉各项指标(IMT、斑块情况、血流速度、阻力指数)检测,观察比较各证型颈动脉血管重构情况。同时监测入选患者24小时动态血压,动态血压正常值参照国内推荐标准~[50]:24h平均血压值<130/80 mmHg,白昼均值<135/85mmHg,夜间<125/75mmHg,夜间血压均值比白昼降低>10%。血压监测所得数据包括24h平均收缩压(SBP)、平均舒张压(DBP)、与平均压(MBP)。另对各证型患者年龄、病程等采用spss10.0和Epitable软件进行数据管理和统计分析。结果痰浊壅盛型内中膜厚度及斑块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三型,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P<0.05)。各证型LCCA的血流速度比较,肝火亢盛组、痰浊壅盛组明显高于阴虚阳亢组、阴阳两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证型RCCA的血流速度比较,肝火亢盛组、痰浊壅盛组高于阴虚阳亢组、阴阳两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证型LCCA的血流阻力指数比较,痰浊壅盛组明显高于其他三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P<0.05)。各证型RCCA的血流阻力指数分别两两比较,痰浊壅盛组明显高于其他三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不同证型的高血压患者间24h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无明显差异(P>0.05)。肝火亢盛组、痰浊壅盛组血压变异性明显大于阴虚阳亢组、阴阳两虚组(P<0.01或P<0.05)。阴虚阳亢组与阴阳两虚组血压变异性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火亢盛组年龄较其他三个证型组小(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痰浊壅盛组、阴阳两虚组较肝火亢盛组、阴虚阳亢组病程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血压患者的颈动脉重构情况及血压变异性与中医证型有一定的相关性。且颈动脉的超声检查及动态血压的监测这两种检测方法与高血压病中医证型的相关性具有一致性,血压变异性的指标和颈动脉血流速度、血流阻力指数、内中膜厚度、斑块情况对高血压病的中医辩证分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可为临床高血压病中医辨证施治提供客观、量化的参考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