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非甾体类抗炎药在不同的给药时机对白内障术后黄斑中心凹厚度的影响,以及糖尿病患者与单纯性白内障患者在给药时机上是否存在差异。方法将于我院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的患者90例(90只眼)纳入试验,其中糖尿病患者46例(46只眼),单纯性白内障患者44例(44只眼),所有患者随机分入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有23例糖尿病患者和22例单纯性白内障患者,试验组:术前1天开始使用普拉洛芬滴眼液,术后第1天继续使用普拉洛芬滴眼液至术后30天;对照组:术后第1天开始使用普拉洛芬滴眼液至术后30天,两组患者均于术后第1天开始使用地塞米松/托布霉素滴眼液,所有滴眼液均日4次点眼。分别在术前7天内,术后第7天和术后第30天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定量测定黄斑中心凹厚度。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的黄斑中心凹厚度在术后第7天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术后第30天有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中糖尿病患者的黄斑中心凹厚度及黄斑中心凹厚度增加值在术后第7天及第30天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中单纯性白内障患者的黄斑中心凹厚度和黄斑中心凹厚度增加值在术后第7天及术后第30天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本研究的实验数据显示单纯性白内障患者,术前应用非甾体类抗炎药与术后应用在术后黄斑中心凹厚度上无显著性差异;然而,糖尿病患者在白内障术前应用非甾体抗炎药滴眼液比术后应用可显著降低术后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增厚的程度。本研究结果提示,当治疗糖尿病患者的白内障时,建议在术前开始应用非甾体抗炎药滴眼液,以减轻术后黄斑中心凹厚度增加,从而有助于降低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术后发生黄斑水肿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