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行政诉讼被告与行政主体之间的关系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130756743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通说认为,行政主体包括行政机关及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行政诉讼被告包括行政机关与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行政诉讼被告即行政主体。如此认定两者之间的关系存在诸多缺陷,导致被告认定繁琐、影响相对人行使诉权、制约行政主体理论与制度发展等等。通过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国内2000—2010年标题中含“行政诉讼被告与行政主体的关系”的各种论文仅有2篇;如果把搜索结果缩限于核心期刊,则结果为零。可见,国内对行政诉讼被告与行政主体关系问题的研究成果较少,此问题尚未引起重视。鉴于此,笔者认为须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反思并加以完善。笔者吸收国外最新研究成果,首先对域外立法例进行考察,以日本、法国、德国、美国和英国为例,虽然各国对行政主体与行政诉讼被告的认定各不相同,但对于两者关系,基本上是行政诉讼被告可以由行政主体来充当,也可以由行使行政管理职权的非行政主体来担任。各国如此处理行政诉讼被告与行政主体关系,并未出现如我国般的问题。其次,在伟大的法哲学家黑格尔关于处理法学研究中“应然”与“已然”关系问题的指导下,笔者分析了行政诉讼被告与行政主体各自的价值与作用,认为行政诉讼被告作为诉讼当事人一方,主要价值在于诉讼上的便宜,以及时解决行政纠纷,稳定社会关系,最终实现法的价值;关于行政主体的功能,从历史维度上解读,更多的是起行政分权与制衡的作用,防止权力的集中导致绝对的腐败。在此基础上,笔者主张完善我国行政诉讼被告与行政主体之间的关系,使两者摆脱相互的束缚。在行政分权的要求下,结合管理学、行政学的观点,采用行政职权的归属者与行政职权的行使者的概念,笔者认为以行政职的归属者为行政主主体,具体包括一级政府与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在效率标准的指引下,考虑方便原告诉讼、便利法院判决、控制行政权、区分实质当事人与程序当事人等要素,对行政诉讼被告制度进行完善,以行政职权的行使者为行政诉讼的被告,具体包括行政主体及行使行政职权的非行政主体。如此,笔者以行政职权的归属与行使的视角完善了行政诉讼被告与行政主体之间的关系,行政诉讼被告与行政主体不再是范围相同的关系,行政诉讼被告包含但不限于行政主体,这不仅与域外理论接近,更实在的是如此设定两者之间的关系将能很好地解决在两者范围相同关系下存在的一系列弊端。最后,虽然完善一个已经为人广泛接受和被司法实践采纳的观点学说显得甚为艰难,但是困难并不能成为回避的借口。对于行政诉讼被告与行政主体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在目前只是一种理论,但法律制度总是在一定法学理论的指导下制定实施的,笔者相信如同我国行政法上的行政强制理论一样,随着行政强制法的通过,必能为法律所认可。法律作为一门科学,定与法学理论存在高度的吻合度。因此,厘清行政诉讼被告与行政主体之间的关系,最终可以推动行政法律规范的完善,促进我国法治建设,这是法律人的责任。
其他文献
采用70%饱和度硫酸铵盐析的方法,分别以蒸馏水、生理盐水、pH=7.2的磷酸缓冲液、pH=5.2的乙酸缓冲液和0.7mol/L的甲酸作为浸提溶液,提取黑豆凝集素粗品,透析并用分子筛层析纯
词汇教学法(lexical approach)不仅能有效解决初一新生在英语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而且有利于他们提高英语学习的效率。在教学实践中,英语教师可围绕词块的认知、积累和应用开展
深圳6月的荔枝园,丹荔飘香,熟果满园,丰赡之感,令人欣喜。《高兴烈65年新闻作品选集》的出版,亦如此。借此机会,谨表祝贺。高兴烈同志14岁即涉足新闻工作,65年来,笔耕不辍,佳
<正>日本是个讲究礼仪的国家,各种礼节贯穿于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彬彬有礼的日本人形象给世界各国人民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是,在人伦关系的很多方面,特别是性方面,却与很多文明
<正>我国检察机关职务犯罪初查权在运行过程中面临着法治、目的和效果上的困境,在法律理论体系上无法圆满,无法实现被期待的价值。摆脱这种困境,存在回归主观立案标准、取消
21世纪将进入电子商务时代 ,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商业银行参与电子商务不仅是整个电子商务进行过程中核心内容之一 ,也是关系到商业银行自身在 2 1世纪生存与发展的重大
在建筑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施工机械设备的使用是极为必要的,尤其是对于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来说,更是应该加强相应的管理和控制,重点针对建筑工程施工机械安全管理介绍
目的探讨钙离子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HMC)增殖的影响及维生素D膜相关快速反应结合蛋白(1,25-D3-MARRS)表达的改变。方法①体外培养HMC,给予不同浓度钙离子培养液干预细胞48 h,
一、研究目的在科教兴国战略的指导和实施下,科技对国家和公众生活的影响越来越深刻,科技传播(特别是大众传媒科技传播)相应地在其中也发挥越来越深刻的影响。“知识资源的占
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一个基本特征,这种分离在给企业带来高效率的同时,也由此产生了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与资本所有权背离的问题。在现代公司制下所有权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