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物氧化锌杂化太阳能电池及红光聚芴电解质发光二极管性能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ur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共轭聚合物已经广泛应用于光探测器和太阳能电池领域。但是由于共轭聚合物电子迁移率很低,它们只能限制于做空穴传输组分与其他材料(如富勒稀、有机染料以及目前热门的无机纳米晶)共混。通过与n型的无机半导体杂化,该类聚合物无机复合物既能利用共轭聚合物可溶液加工的特性,同时还能利用无机半导体高电子迁移率的优点。最近的研究表明,通过采用互穿网络的给体受体异质结(如聚合物/CdSe纳米粒子复合物)能获得1.7%的较高能量转换效率。这主要归因于体异质结太阳能电池中极大的p—n复合材料的界面面积。同时需要改进的是在每一组分内都能形成各自连续传输路径,这样才能允许电荷在先于激子复合之前有效的传输到电极上。优化器件的结构也是实现高效率太阳能电池的关键,内建电势是能通过改变器件结构(如阴极电极)来调整的。给体一受体的形貌也是控制光伏电池效率的重要因素。 这篇论文中,笔者研究了活性层厚度、金属阴极以及入射光强对共轭聚合物/ZnO纳米晶复合型太阳能电池性能的影响。经过优化结构的光伏器件可以实现0.8V的开路电压,2.52mA/cm<'2>的短路电流,高达50%的填充因子以及1%的能量转换效率(在100mW/cm<'2>的A.M.1.5G太阳能模拟灯下)。此外,笔者研究了分层堆砌结构的聚合物/ZnO的器件,与共混复合结构的器件相比得到了较低的光伏效应。 同时,笔者也注意到共轭聚电解质由于其在高灵敏度化学或生物传感器中的成功应用,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但对共轭聚电解质在发光器件中的应用研究却只有少数文献报道。但是共轭聚电解质如能在光电器件中应用,会带来一些新的特点,例如共轭聚电解质可以通过自组装成膜来制作多层的高分子光电器件,并且可以用水或醇为溶剂,有望实现“环境友好”的发光聚合物,因此对共轭聚电解质及其光电性能的研究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我们利用新型的聚[9,9-二辛基芴-9,9-(双(3’-(N,N-二甲基)-N-乙基铵<'+>溴<'->)丙基)芴—4,7-二噻吩-2-基-2,1,3-苯并硒二唑](PFNBr-DBSe)共扼聚电解质制备了聚合物发光二极管。这类共扼聚电解质可用乙醇等溶剂加工成膜,不仅可代替传统的甲苯等芳香性非极性溶剂,而且有利于制备溶液加工型的多层显示器件。本文研究了这类新型聚电解质的光致发光特性及发光二极管器件的电荧光特性。研究表明在紫外光照射或电激发下,窄带系的DBSe链段通过俘获激子能够实现有效的能量转移。聚电解质中DBSe的含量在5%以上,其器件具有电致发光峰值为700-740nm的饱和红光发射。所制聚电解质器件在用铝做电极时的电致发光效率比用钡做电极时要高。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重金属对土壤的污染问题日趋严重,重金属污染已经受到研究人员和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过程主要包括吸附、运移、解吸过程。因此,对
我国玉米种植方式多种多样,种植的行距差异很大,玉米收获机行距适应性问题一直是影响玉米收获机械推广应用重要因素.为此本文在对国内玉米种植现状和国外先进玉米收获技术研究
尼龙6(PA6)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化纤及塑料制品等领域。同时尼龙6也具有很高的电阻率(其体积电阻率为10Ω·cm,表面电阻率为10Ω),积聚在表面的电荷难以消散,从而可
本文对含亚硫酸钙的脱硫灰及其煅烧脱硫灰用作水泥调凝剂进行了研究。研究了含亚硫酸钙的脱硫灰中硫含量的测定方法;采用了差热与热重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镜分析等测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利用脱硫副产物改良碱化土壤是一个长期且复杂的过程。研究脱硫副产物改良强碱化土壤的持续效果对如何使得强碱化土壤得到彻底改良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经过2003年~2006年连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