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纳滨对虾Toll6基因克隆及功能研究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en_s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虾传染性疾病的爆发导致高死亡率,给水产养殖业带来巨大的损失。由于免疫系统在疾病预防中有重要作用,人们对虾类免疫的研究兴趣日益增加。从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 cDNA中克隆到一个新的Toll基因(简称1Toll6),该基因可翻译出1227个氨基酸,蛋白中包含了Toll样受体(TLR)基因家族中独特的功能结构域,细胞外结构域含有23个富含亮氨酸重复(LRRs),细胞质一侧是一个Toll/interleukin-1 receptor(TIR)结构域。1Toll6全长序列与疟蚊(Anopheles gambiae)、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及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的Toll6最为相近。TIR结构域与疟蚊Trex及果蝇Toll8有较高同源性,分别为51.4%及49.3%。 RT—PCR结果显示1Toll6在肝胰腺、胃、后盲囊中表达量较其他组织高,在神经、脑、眼柄、心脏、肠、肌肉、表皮、鳃、血中表达量差异不大。Western Blot检测显示1Toll6蛋白在心脏、后盲囊、肌肉中有表达。Realtime PCR结果显示血细胞中1Toll6在真菌刺激以后表达量显著上升,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阳性菌、WSSV及生理盐水刺激后表达量变化不大。而在肝胰腺中,1Toll6在革兰氏阳性菌、真菌及WSSV刺激下表达均有大幅提高,革兰氏阴性菌刺激后表达变化不大。Toll基因的克隆是研究虾类Toll途径天然免疫的基础。
其他文献
学位
本研究利用长PCR技术从海南坡鹿(Cervus eldii)基因组DNA中扩增出三条彼此重叠,并且覆盖整个线粒体基因组的大片段,然后经过PCR产物克隆后测序得到完整的坡鹿线粒体基冈组。海
学位
本文在国内首次从组织学上对泰来草(Thalassia hemprichii)和海神草(Cymodocea rotundata)的营养器官(根、茎、叶)进行研究。通过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技术,系统地观察两种
学位
脂类化合物作为海洋生物标记物,被广泛应用于地球化学研究。从浮游植物合成到埋藏于沉积物中,脂类化合物的存在形态和含量等都受到很多因素影响。本研究通过对五种海洋微藻的实
本文利用区域海洋模式系统(Regional Ocean Modeling System,ROMS),针对东中国海海域(渤海、黄海和东海),建立了高分辨率三维斜压海洋模型,其长期模拟结果成功再现了东中国海和西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