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60年代美国青年反文化运动回顾与反思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blackhorse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世纪60年代是全球“大动荡、大分化、大改组”的年代,已进入“丰裕社会”,正经历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转型的美国爆发了一场如火如荼的反文化运动。在蓄势待发的全球化大背景下,这场以青年人为主的运动不仅冲击和消解了当时美国资本主义的固有价值体系和社会秩序,推动了美国的社会变革,同时也对欧美工业化国家乃至全世界社会文化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至今,这场规模宏大、影响深远的青年运动仍是青年工作者和研究者应该挖掘的富矿。本文第一章绪论提出问题和界定相关概念,并对与论文选题有关的研究文献进行梳理。第二章对上世纪六十年代美国青年反文化运动进行脉络梳理,遵循运动发展的内在逻辑力求再现运动发生、发展至自消自灭的全过程。第三章,多视角透视青年运动,探究美国反文化运动发生的原因。美国独特的移民结构、独树一帜的清教文化、根深叶茂的自治和法治传统,以及与父辈生活状况迥异的“婴儿潮”一代在60年代长大成人,所有这些构成美国青年反文化运动独特的样貌。无论从政治学视角、社会学视角还是心理学视角看这一运动,都能给我们提供宝贵的借鉴。第四章,通过不同视角分析美国反文化运动,比较这场运动与旧式社会运动的同异。这场运动的主流更多的是追求人性的自由和平等,而不是改变社会制度。第五章,关于青年运动的新思考。美国青年反文化运动已经过去半个世纪,期间研究这一运动的论文汗牛充栋,我研究这一课题,幸运地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理应有些新思考。历史上绝大多数群体造反运动都与社会结构剧变有关,这一次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是一场全球范围的剧变,美国青年反文化运动是全球化时代的群体造反运动。以往的群体造反运动矛头直指政治制度或体制,具有暴力性,这一次造反主要是文化层次的造反,虽然运动后期出现暴力倾向,但运动的主旨是爱,正义,自由与和平,矛头指向是种族主义,清教束缚及美国的帝国主义侵略政策。近半个世纪以来,全球化时代的群体造反运动从来没停止过,无论是前几年美国的“占领华尔街运动”还是去年台湾青年的“向阳花”运动,都具有反文化含义。所以对如何认识、怎么引导青年运动是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
其他文献
李安导演的电影《色·戒》让大家知道了张爱玲的这部小说。本文回归《色·戒》原著,结合张爱玲的创作思想,揭示张爱玲作品的价值取向和主题思想
李碧华是香港热门小说作家,其小说华丽诡异,多被改编成电影,反响很大。李碧华的小说直击人性深处的丑恶,赤裸裸、血淋淋地让我们直面人性的凶残和丑恶,使我们不得不沉痛反思
在醇水混合溶剂中以氨作催化剂 ,正硅酸乙酯为硅源 ,通过溶胶 -凝胶工艺制备单分散二氧化硅球形颗粒 ,通过透视电镜进行研究各种反应条件如溶剂类型、氨和水的浓度、水解温度
在《金山》中,还乡冲动与流浪意识同时并存,使得人物始终处于一种中介状态:既未与新文化完全合一,也未与旧文化彻底分离;既是伤感的思乡人,又是自觉的流浪者……对方氏一家漂
辊面保护层的寿命和制造是影响辊压机发展的最大问题。在分析辊压机机理的基础上,评述了国内、国外辊压机辊面堆焊技术和轴向“一”字型、“人字”型、“锯齿”型、方钢块型
当代流行音乐的接受心理较为复杂,原始驱动可能有求新、求美、求知、消遣、慕名等各种不同的心理因素。尽管接受心理千差万别,但也有一些共性,如聚众性和从众性、暗示性和模
为耐盐玉米筛选和鉴定提供参考,采用滤纸培养法,对4个玉米杂交组合进行不同浓度的NaCl胁迫处理,研究其发芽势、发芽率、种子活力、幼苗高度、幼苗鲜重、根长和根鲜重的变化。
发展了在中性条件下选择性脱乙酰保护基的新方法 .该方法以催化剂量的二丁基氧化锡作催化剂 ,用甲醇作溶剂 ,对糖苷类化合物脱乙酰保护基进行了研究 .文中对该反应结果、应用
对当代化学品和化学品船进行了分类 ,介绍了化学品船的发展历史 ,分析了化学品船和化学品船船队发展现状 ,对化学品船市场及其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为了对新疆兵团农业知识产权进行更为有效的保护和管理。运用调查访谈的方式,对兵团农业知识产权保护现状与存在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兵团农业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显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