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光气田大湾区块D405-D403管线是敷设在复杂山地的高含硫化氢湿气集输管道,管道低洼处通常会积聚积液,积液的存在会降低管道输送能力,引起压力波动,加剧系统腐蚀。为了解决积液问题,必须对积液规律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控制和清除积液的措施。本论文针对积液问题,基于双流体模型,建立了适合该管道的积液预测模型,采用OLGA软件进行模型求解。并研究入口气量、入口液量、入口温度和环境温度对管内总积液量和持液率分布的影响,总结了D405-D403管线的积液规律。积液规律表明:(1)管内存在一个饱和积液量,在运行参数一定的情况下,管内积液量在达到该值后不再随时间变化;(2)在管路结构一定时,饱和积液量受管道入口气量的影响较大,受入口液量、入口温度和环境温度的影响较小;(3)存在一个入口临界气液比,使得实际入口气液比大于该值时,管内积液量会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并分别计算出两段管道的临界入口气液比。(4)管内经常积液的管段有11处,主要在“V”型管段和上坡管段的前2/3处。运用OLGA的停输再启动模块对D405站停输,D404站停输和两站均停输三种特殊工况进行了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三种特殊工况对于D404-D403段管线内的积液量影响较大,管内积液量的大小顺序为:D405站停输>D404站停输>两站全停>正常运行;而D405-D404段管线内的积液量略有减小,但减小量不大。在不同工况的基础上,由管内积液的多因素分析可知,入口气量不变,入口液量、入口温度变小,管径变大时,管内积液量增多;当入口气量和液量同时增多时,管内积液量减小。这说明,管径和入口气量是影响管内积液量多少的主控因素。基于积液规律提出了积液控制措施和清除措施。通过合理调整入口气液比、入口温度和生产时间控制管内积液保持在较低水平;用超声波探测技术和红外测量技术进行经常积液管段的积液探测;保证气相流速大于最小携液流速(4.68m/s)。积液清除措施主要研究了清管周期的判定依据,运用腐蚀模块模拟管道沿线的CO2腐蚀速率,确定了以缓蚀剂注入周期为主要参考因素的清管周期制定依据。在积液模型的基础上建立清管模型,模拟了清管作业过程,确定了压差、清管器速度、清管时间、推球输气量、总进气量等清管的关键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