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是在导师王志英教授指导下,对周仲瑛教授治疗慢性乙型病毒肝炎的学术思想和治疗经验进行系统整理总结。论文运用中医学理论对慢性乙型病毒肝炎的因、理、证、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论文的前言部分,简要介绍了慢性乙型病毒肝炎的定义、诊断、发病机制、流行病学及中、西医治疗的各自优势和不足,并指出周仲瑛教授治疗慢性乙型病毒肝炎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总结其学术思想及治疗经验,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论文的第一部分,系统回顾了古代中医学文献对慢性乙型病毒肝炎的认识。历代医家在《内经》有关论述的基础上,通过实践,不断发展,已经认识到本病的病因病机、证候特征,并据此进行辨证分型论治,为后世医家辨治本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论文的第二部分,详细探讨了周仲瑛教授治疗慢性乙型病毒肝炎的经验。论文分别从病因病机、辨证要领、病证分型、治则治法、遣药、临证集要等方面进行了论述。病因病机方面,指出外感、饮食不节、情志不调、劳欲导致了正虚(免疫功能紊乱),正虚(免疫功能紊乱)是慢乙肝发病的基础,“湿热瘀毒”是病机关键;辨证要领方面,从辨疾病分期、辨主症、注重现代检验指标辨析疾病进退、辨预后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述;病证表现方面,总结出五个常见证型的表现,并对常见症候进行了简要分析;治则治法方面,结合典型病案,对周老治疗本病特点进行了总结,首先论述了周老治疗慢乙肝五原则,其次论述了周老总结的治疗慢乙肝两大法,即清化瘀毒法,与扶正解毒法;遣药部分,介绍了选药须遵循辨证原则,其后介绍了调节免疫药和抗病毒药,并筛选了七味(田基黄、垂盆草、叶下珠、老鹳草、虎杖、贯众、半枝莲)慢乙肝专药进行介绍。
论文的第三部分,回顾了近年来中医药在慢性乙型病毒肝炎病因病机、辨证分型、实验研究等等方面认识的进展,但同时存在许多问题,并指出今后的发展思路及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