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阎连科是中国当代文坛上一个特立独行的作家,直到近几年才慢慢走出了被评论界冷落的尴尬处境。而得知自己的作品被誉为“经典化”好作品时,他却反应平淡,他说:“作品是否经典化,我不去管他,我完全按照我的文学路子来写、来走就是了,如果写到死,走到死,都没有写出好作品,我也不会去后悔,它就是获得了什么样的‘经典意义’,我也不会去在意。”[1]阎连科坚持走自己的路,用尽心神去经营自己的“角落世界”,他从人类的基本欲望出发考察人性,着力表现“食色,性也”这个古老的命题。本文就是从食、色两方面分析阎连科塑造的“角落世界”的独特景观,全文共分为两大部分。第一章:食——“粮食崇拜”的寓言化书写,共分为三节:粮食的文化意义、粮食想象的方式、“粮食崇拜”寓言化书写的特征。在农业发展历史相当悠久的中国,粮食就是生存的保障,在人们心中占有着无与伦比的重要地位。而阎连科作为农民之子始终饱含着对土地的热情,深情地关注着乡土中国的农民,展现农民的艰难处境、农民的情感。“粮食崇拜情结”作为一种反映民族文化精神的文化心理成为作家观照的对象,阎连科用“粮食”这一客观的物质存在完成了对传统文化的反思,人们面对粮食问题时的言行举止也成为一种现实隐喻,使得抽象的寓言精神得以具象化表达,明白无误地昭示出其寓言化写作的姿态。阎连科的很多作品正是从“粮食”这一文化母题出发,以“吃”这一人最基本的本能需求为视角,将“粮食”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审美维度上,并且发现人类竟然处在这样一个尴尬的生存悖论中:人类的自我超越将永远受制于自身的本能需求。第二章:色——“角落世界”的本能传说,共分三节:“角落世界”的性景观、性受挫的双向影响、“角落世界”性景观的文化实质。阎连科深深懂得身体是性最为直接的承载物,他紧紧抓住身体这一性欲望的载体,以肉体或身体的性本能反应为叙述主导,将人类生活中存在着的诸多的身体和精神的受难呈现出来。成人世界的隐秘娱乐、孩童时代的懵懂需求、谋求利益的性交易这三种性景观是基于人类的本能需求,而性受挫则是一把双刃剑,既有升华的可能,又有消极的影响。角落世界的性景观也很明显地表明,男权中心的性意识在阎连科的写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从男性的角度来审视、把握大千世界和男女之事,总体上体现的是男性中心视角,其背后是延续几千年的男权主义文化传统。阎连科深刻体察了“食色”二欲对大千世界芸芸众生的操控,因此他将人类这两个最基本的欲求进行了畅快淋漓的书写,他的作品中很难找到没有道德缺损的人物形象,每个人物都在食色两个欲望的支配下或多或少地做过一些不光彩的事情。这种贴近生命地平线的文学表现方式让那些在现实中不能满足的欲望、无法言说的疼痛,在那些虚拟的村落得以对象化的实现,并给予审美化的观照,这就形成了角落世界独特的食色景观,也使阎连科无愧置身于当代优秀小说作家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