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手机电磁辐射对健康的影响引起公众广泛关注。目前有关电磁辐射对健康影响的研究结果不尽一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于2011年将包括手机辐射在内的电磁辐射列为人类2B类致癌物即可疑致癌物。1800MHz是目前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主要发射频率之一,是CDMA、GSM和3G手机最常占用频段。国际非电离辐射防护委员会(ICNIRP)制定手机SAR国际标准为2W/kg。本研究以对环境因素敏感的NIH/3T3细胞为受试细胞,观察1800MHz、SAR为2W/kg的电磁辐射短期和长期暴露的基本生物学效应及长期暴露对细胞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表达的影响。短期暴露采用SAR为2W/kg的电磁场,间断暴露(5min on/10min off)细胞。分别在暴露0.5h、1h、2h、4h、6h、8h后,检测细胞内ROS变化、DNA双链断裂和凋亡。结果显示与相应假暴露组相比,暴露组细胞内ROS水平在暴露后1h、4h、8h显著升高且在暴露后1h时ROS含量达到峰值;细胞经暴露1h、4h、8h后暴露组细胞凋亡显著增加;但暴露组细胞内DNA双链断裂点的数目没有显著性增加。长期暴露采用SAR为2W/kg的电磁场,间断暴露(5min on/10min off)细胞,每天暴露5h。暴露后检测细胞活力、周期、凋亡、Caspase3活性,进行平板克隆和软琼脂克隆观察暴露对细胞克隆生长能力的影响,并检测细胞内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表达变化。结果显示:暴露60天后,与假暴露组细胞相比,细胞活力下降,细胞在S期和G2/M期阻滞,凋亡增加,Caspase3活性增加。对84个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qPCR检测发现表达差异5倍以上的基因有p53(上调19.63倍)和serpinb5(上调8.57倍)。暴露138天后,与假暴露组相比,细胞活力表现为经再培养24h和48h时活力明显下降,但再培养96h、120h、144h时细胞活力上升,但无统计学意义。细胞在G0/G1期和G2/M期阻滞,Caspase3活性增加,凋亡增加。暴露组和假暴露组细胞均未形成软琼脂克隆但平板克隆率明显增加。qPCR检测发现表达差异5倍以上的基因有cdkn2b(下调13.6倍)和tnf(上调5.46倍);而之前表达上调的p53和serpinb5基因,本次检测则表现为下调。综上所述,短期辐射可引起NIH/3T3细胞内ROS水平升高及凋亡增加。暴露60天后,NIH/3T3细胞内p53和serpinb5基因表达显著上调,促进细胞凋亡。暴露138天后,NIH/3T3细胞内cdkn2b基因表达下调,表明细胞增殖加速;tnf特异促进癌变细胞凋亡,其表达上调提示暴露组NIH/3T3细胞可能有细胞出现恶性转化并诱导其细胞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