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快速发展和建设规模的增加,单靠地方财政收入难以满足政府自身发展的资金需求,所以地方政府往往采取举借债务的融资方式获取资金,适度的地方政府债务保障了地方政府资金顺畅周转,促进了地区经济发展。但过度负债则会引发债务风险,诱发债务危机,甚至可能传导至金融市场,引发金融危机。除了银行贷款外,城投债、非银行金融机构融资(如非标和租赁)等都成为地方政府举债途径。其中,部分地方政府举债时采取承诺回购、固定回报、财政兜底和扩大政府购买范围等违规措施,造成了大量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存在。2017年以后,中央开始对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违规问题进行纠偏,“开正门,堵偏门”,对地方政府违规债务增长产生了遏制作用,开始着力化解地方政府存量债务风险。本文基于我国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现状,采用理论分析与KMV模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展开探究。第一部分,阐述了选题背景意义、思路方法、难点和创新点,分别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内涵、形成、分类等方面对国内外地方政府债务和债务风险研究现状进行综述。第二部分,对地方政府债务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等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引入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形成机理和债务风险的评估与预警理论,以期为本文寻求理论支持。第三部分,梳理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现状和隐性债务发展历程,分析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影响,旨在彻底摸清隐性债务风险症结的脉搏。第四部分,对比三种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方法,选取债务资金来源角度,从人民币贷款、城投债、融资租赁和非标融资四个方面对2018年各省市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存量、到期隐性债务量和到期隐性债务还本付息支出进行估算。第五部分,运用洪源的方法从流量和存量两个角度对各省市地方政府偿债能力进行了测算,随后基于KMV模型采用2012-2017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对2018年各省市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进行量化分析,估算出各省市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违约距离及违约概率。依据本文的实证结果,各省市隐性债务总量较大,违约概率普遍较小,但仍需重视。随后提出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的相关政策建议。具体包括:理清各类投融资方式;健全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管理;优化地区产业结构;提升地方政府所属国有企业经营效率。本文的研究结论为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管理提供些许参考,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