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发病率明显升高,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严重并发症,全世界为此已付出昂贵的医疗代价。早期干预措施可以延缓CKD进展,减少终末期肾脏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 ESRD)的发生,并降低脑血管疾病(cerebrovascular disease, CVD)的发病率及病死率。在CKD早中期阶段,中医药的积极干预治疗,对保护肾功能具有一定的优势。目前多数专家认为湿热内蕴是慢性肾脏病的主要病机,清利湿热法是慢性肾脏病的重要治法。然而,由于CKD湿热证的复杂性,使我们在临床辨识和治疗方面存在一定难度。余仁欢老师运用清利湿热法治疗CKD湿热证的临床经验非常丰富,并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本研究主要包括两大部分:第一部分:目的:通过对慢性肾脏病湿热证中医证候学进行临床调查,了解慢性肾脏病湿热证的证候学特点,并为中医治疗提供一些临床依据。方法:通过对符合纳入标准的200例资料完整的慢性肾脏病湿热证患者进行详细调查,记录患者的原发疾病及主要生化检查指标,并按照“慢性肾脏病湿热证研究调查表”进行评分并判断患者湿热证三焦病位的分布情况。而后将所采集的信息使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因本研究数据均不符合正态分布,故使用Spearman和Kendall相关系数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从561例CKD患者中筛选出湿热证200例,其中单纯为湿热证者106例,湿热兼虚证者94例。男性101例,女性99例,总体年龄为52.72±16.345岁。按照CKD分期进行划分,1期43例,2期46例,3期54例,4期37例,5期20例。按照临床诊断进行划分,共有包括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高血压肾损伤、糖尿病肾病、狼疮性肾炎等10种疾病表现。统计资料后得出常见的临床表现依次为肢体困重、食不甘味、纳呆、口黏腻、耳鸣等。病位以中焦湿热者最多,其次为三焦湿热、上中二焦湿热、中下二焦湿热、上焦湿热。按CKD分期统计,发现在CKD 1-2期以中焦湿热证最为多见,CKD 3-5期则以三焦湿热证更为常见,且CKD分期同湿热证表现积分之间存在着良好的相关性。按原发疾病分析,慢性肾炎及肾病综合征的病位以中焦湿热证最多见,高血压肾损害、糖尿病肾病及狼疮性肾炎均以三焦湿热为主。按病理诊断区分,膜性肾病最常见病位为中焦湿热,而IgA肾病以上焦湿热证为主。湿热证症状积分与CKD分期存在着良好的直线相关性,但与年龄、发病时间、血脂及24小时尿蛋白定量等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1)慢性肾脏病湿热证以中焦湿热证者较为多见,而在慢性肾脏病的中后期,则以三焦湿热弥漫为主;(2)随着慢性肾脏病病程的逐渐进展,其临床表现更加复杂多变;(3)慢性肾脏病湿热证最容易出现的症状为肢体困重、食不甘味、纳呆、口黏腻、耳鸣等。第二部分:余仁欢教授治疗慢性肾脏病湿热证的经验总结(1)辨识部分,分析老师的识别湿热证症状的经验,将患者临床表现分为特征性症状及不典型症状两类。特征性症状有口中黏腻,面黄油腻,大便黏滞不爽、里急后重,肛门灼热,舌质偏红苔黄腻等;易于混淆的湿热证症状有身倦乏力、畏寒怕冷、大便稀溏及汗出等。(2)辨治部分,分析老师的处方用药思路,主要将三焦辨证和脏腑辨证相结合,若兼有虚证,则需扶助正气。在特点归纳部分,对老师治疗CKD湿热证的特点整理为五方面内容,归纳了老师的辨证思路及治疗侧重点。(3)总结了老师治疗湿热证的特点,希望能为广大同仁提供诊疗帮助。在本文最后记录了6例CKD不同类型湿热证患者的治疗经过,结合所采用的不同治法、选方且最终皆获良效的结局,对其进行剖析,以使人更加深入的了解老师辨治本病证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