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牙膏是日常生活的必需用品,按功能可分为普通牙膏和药物牙膏,而抗过敏牙膏作为牙本质过敏症(DH)的家用辅助预防或治疗手段,则是药物牙膏的重要分支。论文提出了对牙膏中的重要抗过敏剂进行系统性的应用研究。作者对抗过敏牙膏应用的抗过敏剂锶盐和钾盐进行了充分的研究和分析。首先,将0.5-3.5%的氯化锶和1-10%的硝酸钾应用在牙膏配方中,制成样品,测定并考察其稳定性,探讨了配方中原材料的选择,抗过敏剂用量,抗过敏剂与磨擦剂、粘合剂、液相、泡沫、香味和口感的关系以及稳定性的影响。试验表明,通过合理的优化配方并严格进行相关的稳定性考察,将两种抗过敏剂应用在一个配方中可以得到较好的结果。抗过敏牙膏对牙齿的作用机理主要是对牙本质内的牙小管起“封闭”作用,降低牙本质的通透性。将抗过敏牙膏对人离体牙进行处理并采用适当的表征手段可以间接反映牙膏的抗过敏效果。试验通过扫描电镜法(SEM)、显微硬度测定法(MH)和牙本质通透性测试法等方法的研究,获得了含锶盐和钾盐抗过敏牙膏的表征效果,并探讨了牙齿、牙膏处理方法和抗过敏剂用量对表征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含锶盐和钾盐抗过敏牙膏具有显著的抗牙本质过敏效果。为了控制生产过程产品的质量和为配方研究提供必要的依据,进行牙膏中相关抗过敏成分的测定是有现实意义的。牙膏中锶含量的测定采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样品经高温灰化,消解处理,进行测定。探讨了样品消化条件、仪器条件、共存离子干扰和锶离子的电离抑制等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方法加标回收率98.8-107.1%,相对标准偏差<1.0%,检出限为0.0042μg/mL。牙膏中钾离子的测定采用离子色谱法,研究了样品处理及测定方法,探讨了样品处理条件、色谱柱选择与色谱条件优化以及共存离子干扰等因素。结果表明,方法加标回收率96.1-105.3%,相对标准偏差<1.0%,检出限为0.045mg/Kg。结果较为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