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受肿瘤微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当前临床常用的肿瘤治疗手段的疗效远无法满足癌症患者的迫切需求。近年来,通过构建新型生物材料来直接杀死肿瘤细胞或通过对肿瘤微环境进行调控来增强肿瘤治疗的疗效,已经成为目前癌症治疗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酶作为一种天然的生物催化剂,在维持正常生命活动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异常表达也是诸多疾病发生的诱因之一。鉴于其丰富的、特异性催化活性,多种酶在肿瘤等疾病的治疗中表现出了良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受肿瘤微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当前临床常用的肿瘤治疗手段的疗效远无法满足癌症患者的迫切需求。近年来,通过构建新型生物材料来直接杀死肿瘤细胞或通过对肿瘤微环境进行调控来增强肿瘤治疗的疗效,已经成为目前癌症治疗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酶作为一种天然的生物催化剂,在维持正常生命活动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异常表达也是诸多疾病发生的诱因之一。鉴于其丰富的、特异性催化活性,多种酶在肿瘤等疾病的治疗中表现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然而,绝大多数酶因对周围环境敏感而容易变性失活。如何在生理条件下保持高效、持久的酶的催化活力,是推进酶在肿瘤等疾病治疗中应用的核心科学技术问题。因此,在本博士论文研究中,本人根据酶的不同催化性质,设计构建了多种具有不同功能的生物反应器用于肿瘤治疗增效研究,揭示了其与肿瘤微环境、肿瘤治疗增效之间的相互影响机制,为实现安全高效的肿瘤联合治疗开发了多种具有创新作用机制的生物催化活性材料。本博士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概括如下:1、温敏可注射型反应器用于肿瘤细胞裂解与氧化应激放大联合治疗研究。在该项研究中,以温敏型壳聚糖-β甘油磷酸钠可注射水凝胶为载体,将磷脂酶(Phospholipase1,PLA1)和胆固醇氧化酶(Cholesterol oxidase,COD)固定在肿瘤部位,构建了一种具有级联催化能力的生物反应器。其中,PLA1能够通过水解磷脂分子来破坏细胞膜的完整性并促进胆固醇氧化酶与底物胆固醇的接触,胆固醇在胆固醇氧化酶的作用下分解为具有细胞毒性的胆甾-4-烯-3-酮和过氧化氢。将该生物反应器固定在肿瘤部位后,可以通过破坏肿瘤细胞膜的完整性并放大肿瘤部位的氧化应激水平,进而协同抑制小鼠皮下CT26肿瘤的生长。2、微酸响应性纳米级联反应器增效肿瘤射频免疫联合治疗的研究。在该部分研究中,本人利用碳酸钙的微酸响应性分解以及对蛋白质、血红素等分子的高效吸附能力,通过碳酸钙辅助的双微乳法将脂肪氧化酶(Lipoxidase,LOX)和血红素(Hemin)共同装载在碳酸钙-PLGA纳米颗粒中,成功构建了一种肿瘤微酸响应性纳米级联反应器——HLCaP NRs。进一步研究发现,HLCaP NRs在弱酸性条件下能够以亚油酸、肿瘤细胞残渣等为底物,催化产生具有细胞毒性的脂质过氧化物自由基并诱导癌细胞发生铁死亡。利用可粘附性水凝胶将其固定在经不完全射频消融后的残余肿瘤部位,发现HLCaPNRs不但能够高效诱导残余肿瘤细胞发生铁死亡来抑制残余肿瘤细胞的生长,还能够激活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反应,并通过联合anti-PD-1免疫疗法,在进一步抑制原位肿瘤生长的基础上高效抑制远端转移肿瘤的生长,实现了对肿瘤的序贯性射频免疫联合治疗。3、生物发光的减毒沙门氏杆菌增效肿瘤光动力治疗与免疫治疗的研究。在该部分研究中,本人通过将含有萤火虫荧光素酶基因的质粒转化至减毒的鼠伤寒沙门氏杆菌中,成功构建了一种生物发光细菌。进一步研究发现,该生物发光细菌与其底物D-荧光素孵育后产生的生物发光可以激发光敏分子二氢卟吩e6(Chlorine6,Ce6)产生有细胞毒性的单线态氧分子,这不仅可以诱导癌细胞死亡并释放肿瘤相关抗原、钙网蛋白(Calreticulin,CRT)、高迁移率族蛋白(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等损伤相关模式分子,还能导致部分细菌死亡并释放病原相关模式分子,进而同时激活机体的先天性免疫反应和适应性免疫反应并减少肿瘤内多种免疫抑制性细胞的浸润。与传统的光动力治疗和细菌治疗相比,该策略不仅能够高效的抑制小鼠皮下CT26、强吸光的B16、以及大体积的新西兰兔皮下VX2等多种原位肿瘤的生长,还能够通过激活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反应来抑制远端转移肿瘤的生长,以及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的免疫反应来防止肿瘤的复发。总之,在本博士论文中,充分利用生物材料丰富的理化性质,设计构建多种具有不同催化功能的生物反应器,探索了其在肿瘤微环境调控与肿瘤治疗增效方面的机制,发展了多种具有创新作用机制的序贯性肿瘤联合治疗新策略,揭示了酶介导的生物催化反应在肿瘤治疗方面的广阔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
背景生存数据(survivaldata)在是医学、生物学、公共卫生、经济学和人口学等领域常见的一种数据类型。生存时间是指从某一起始事件(如:患病)的时间点开始,到某一关注事件(event of interest,如:死亡)发生的时间间隔。生存数据的最大特点是存在删失(censoring),删失是指无法观察到研究对象发生关注事件的准确时间。最常见的删失类型是右删失(rightcensoring),即
生态系统服务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资源与环境基础。它是指生态系统所形成和维持的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条件与效用,为人类直接或间接从生态系统得到的所有收益。近些年来,生态系统服务社会价值的整合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国家公园建设是践行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理念,保障生态文明制度落地的重要载体,是我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我国
微电子机械系统将精密机械与微电子电路融合,近些年来在以微型传感器为代表的工程技术与以超导量子器件为代表的基础物理领域得到了深入的研究。其中,机械振子作为一种典型的微纳米机电系统,继承了它微尺度、低功耗、高灵敏度、强拓展性的优势,在精密测量、声子晶体、拓扑物理、量子计算等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与此同时,在诸如观测绝热动力学、研究非平衡态物理等具体领域对系统的可控强耦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应力耦合方
背景:帕金森病(PD)是一种进行性神经退行性疾病,其主要病理改变与中脑的黑质(Substantianigra,SN)纹状体(Striatum,STR)通路中的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缺失有关。细胞凋亡是PD的发病机制假说之一。目前治疗PD主要以左旋多巴替代疗法为主,尽管可以改善患者的行为症状,但却不能阻止疾病的进展,且长期使用还会出现较大的副作用。脂肪间充质干细胞(hADSCs)因其具有来源丰富、取材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以低骨密度和骨微结构退化为特征,继而导致骨强度下降和骨折易感性增加的全身性骨骼疾病。基于双能量X射线吸收仪(Dual-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XA)测量全身或重点部位如髋部(股骨颈和全髋)和脊柱的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是在世界范围内公认的用于OP诊断、未来骨折风险的预测和动态监
本论文的研究重点是基于热活化延迟荧光(TADF)机制的第三代有机电致发光材料,针对当前TADF发光材料在浓度敏感性和色纯度方面存在的关键科学问题,取得了以下一系列创新进展:(1)TADF发光材料的三重态激子寿命较长,容易造成浓度猝灭。因而基于TADF发光材料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性能普遍对掺杂浓度具有高度的敏感性,需要精确调控掺杂浓度来实现最优的OLED器件性能。这不仅增加了OLED器件制
外界刺激(如病原体、蜂毒肽)和机体内部刺激(如促炎细胞因子)是炎症、自身免疫性疾病(autoimmune disease,AID)、代谢相关疾病等一系列疾病的重要致病因子和病理分子,其可引发系统性免疫紊乱或局部免疫微环境失调,进而造成疾病的发病和进展。目前临床上用于治疗免疫和代谢相关病症的药物主要包括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抗体制剂等。尽管它们在多种病症中具有一定程度的治疗效果,但会不可避免地影响
炎症是人体的一种天然防御反应,在保护组织免受损伤和感染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炎症若不能及时消退会对组织器官造成损害,并发展成炎症性疾病,例如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a and reperfusion injury,MIRI)、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AAA)、炎症性肠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近年来,生物大分子药物(例如
碳点(CDs)作为碳基纳米材料家族中的新成员,因其固有的多重优势(如,低毒性、高生物相容性、发光波长可调节性以及结构多样性等),在生物医学、催化、物理、材料科学及环境工程领域已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关于CDs的研究迅速发展;同时,CDs在制备方法、结构、性质以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也表现出多元性。多样化合成路线、丰富的性质、复杂的结构、多元化的研究视角在快速推进CDs领域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
癌症是目前引起人类死亡的第二大疾病。在临床,大多数患者接受的是手术、放疗、化疗的组合治疗。对于大多数原发性的肿瘤,这样的治疗方案可以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但是一旦肿瘤转移,这些手段则不再有效。肿瘤免疫治疗是近些年来提出的针对肿瘤治疗的新方案,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追踪和攻击全身分布的肿瘤细胞。目前常用的肿瘤免疫治疗策略包括肿瘤疫苗、免疫检查点阻断抑制剂疗法和CAR T细胞疗法等。尽管这些疗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