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作为泌尿系统中常见的肿瘤疾病之一,膀胱癌的发病率近年来呈现逐渐增长的趋势。先前的有关数据表明,一种具有特定结构的寡聚脱氧核苷酸(Cp G-ODN)对某些肿瘤疾病具有潜在的治疗效果。本实验中,我们主要研究这种特定结构的Cp G-ODN对人膀胱癌细胞T24的影响及相关作用机制;同时,评价Cp G-ODN与化疗药联用对药效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实验基础。方法常规培养T24细胞,采用MTS法检测Cp G-ODN及其脂质体对T24细胞的体外抑制作用,并探讨剂量-时间-效应关系,同时对比Cp G-ODN与卡介苗单独作用的效果以及脂质体包裹与否对抑制作用的影响;此外可以通过Real-time PCR法检测T24细胞内抗凋亡因子Bcl-2在Cp G-ODN及其脂质体作用后的表达变化。Cp G-ODN与阿霉素(DOX)或五氟尿嘧啶(5-FU)单独或联合体外作用于T24细胞,采用MTS、Hoechst 33258、以及流式细胞仪等方法分别检测细胞活性,观察细胞核的形态变化,分析T24细胞的凋亡和周期分布情况,再通过Real-time PCR法分析细胞内抗凋亡因子Bcl-2的表达变化。结果Cp G-ODN能够有效遏制T24细胞的体外活性,并且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其单独作用的效果也强于卡介苗,而脂质体包裹的Cp G-ODN能够更加显著的抑制T24细胞的体外活性。Real-time PCR则检测到在Cp G-ODN及其脂质体的作用下,T24细胞内抗凋亡因子Bcl-2 m RNA的表达都有所下调,并且脂质体组下调效果更显著。Bcl-2家族抗凋亡因子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Bcl-2的表达下调也可以刺激相关药物作用于肿瘤细胞,引起凋亡的发生。Cp G-ODN和DOX单独作用都可以降低T24细胞的活性,联用后对T24的活性抑制作用减弱。而Cp G-ODN与5-FU联用后,对T24细胞的体外活性抑制效果强于二者单独作用,并可以进一步促进细胞凋亡,诱导细胞周期阻滞于S期,同时抗凋亡因子Bcl-2 m RNA的表达量更少。结论Cp G-ODN能够有效降低T24细胞的体外活性,原因之一是下调抗凋亡因子Bcl-2的表达从而减少细胞增殖。脂质体包裹的Cp G-ODN抑制作用更强。Cp G-ODN并非是所有化疗药的增敏剂,与DOX联用后效果低于DOX单独使用,而与5-FU联用则产生促进作用,能够进一步诱导T24细胞凋亡,影响细胞周期,并显著下调Bcl-2的表达。综合看来,Cp G-ODN有望成为治疗膀胱癌的新型小分子核酸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