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刑事诉讼证明责任理论重塑之思考

来源 :华东政法学院 华东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cl9291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证明责任是诉讼法中重要的概念,自从诞生之日起就始终是诉讼法学界研讨的核心课题之一,曾有学者指出证明责任问题是诉讼法学的“脊梁”。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在汗牛充栋的诉讼法学著作中,学者们论述得最多的就是证明责任。因为在任何一个诉讼中,法庭审理都要解决的也是判决所要依据的就是两方面的问题:一是法律问题二是事实问题。在二者中事实问题总是处于第一位的,因为只有准确的再现争议的事实才可能谈到正确的适用法律。而事实的真伪是需要由主张的一方或者法律规定的一方提出证据来证实的,当经过庭审质证完毕后事实不能得到证实时,势必存在由哪一方承担不利后果的问题,这就是简单意义上的证明责任问题。关于证明责任的概念、内容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被学者们赋予了不同含义。近代以来,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学者都开始从分层角度来研究证明责任问题,客观证明责任和主观证明责任的划分已经成为了大陆法系理论和实践的共识。在我国,清末从日本引入了证明责任的概念,但是一直仅从主观证明责任的角度理解证明责任,直到上世纪80年代才有学者公开发文介绍证明责任的分层理论。在刑事诉讼法学界,目前关于证明责任的研究仍停留在主观证明责任的层面并且争议颇多歧义叠出。这种局面不利于我国诉讼理论的统一,有害于指导立法与司法实践,反映了我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水平的落后。因此,笔者在分析我国证明责任司法实践与法律现状的基础上,对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的分层理论进行了一定分析,认为应当仿照大陆法系的分层理论重塑我国刑事诉讼证明责任理论。随后,从客观证明责任与主观证明责任分层的角度对我国刑事诉讼证明责任体系进行了论述。接着,笔者在分析影响我国证明责任分配的因素基础上,又运用分层理论分析了人民法院、检察机关、公安机关、被告人、自诉人与证明责任的关系,以求明确证明责任的主体问题。鉴于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证明责任问题在刑事法学界有较多争论,笔者特地运用分层理论对该罪的证明责任问题进行了论证,以期求教于方家。此外,证明责任后果应当是证明责任体系中重要内容,所以,在文章的最后笔者对证明责任具体后果以专章的形式作了自己的分析。
其他文献
学校的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通过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基本道德规范教育等多种形式和
近年来,袭警行为日益加剧,这一现象引起了全社会和法学界的广泛关注。袭警行为不仅侵害警察个体本身,更威胁到国家政府权威、法律尊严和社会正常秩序。本文拟在通过对本市2012至
本文主要对平台型电商的用户进行系统性研究,对平台型电商的用户权益问题进行实证分析,总结出平台型电商的用户的新特点,挖掘用户权益受损现象愈发严重的根本原因,对症下药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