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市民生活水平在提高的同时,人际交往活动也逐渐频繁和多元化,人们走向户外,在公共空间中活动的机会和时间都在增多,对公共空间的场所需求和品质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城市的公共空间如何能够保持活力,最为关键的一点是能够以适宜的尺度满足人们在物质、精神、心理、行为规范等方面的需求,体现出设计者对使用者的人性关怀,同时体现出空间设计在社会生活中的责任和义务。近年来,宣威市中心城区公共空间在数量上有所增多,配套设施也逐渐完善,从生活中笔者注意到这么一个现象:市区中的一部分空间活力非凡,人气旺盛,但也有一部分空间因为种种原因开始走向衰落,成为“失落的空间”,活力不再,使用者寥寥无几。因此,笔者希望通过对宣威市中心城区公共空间活力的研究,总结影响城市公共空间活力的因素,并探寻城市公共空间活力的营造原则与方法。本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对研究背景进行阐述,划定了研究范围,明确了研究对象和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框架和研究意义,并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和总结。第二章在对环境行为学、环境心理学等理论基础进行研究的同时,对公共空间、空间活力等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并总结城市公共空间活力的重要性。第三章对宣威市中心城区公共空间发展的历程做出简要分析,并对中心城区内现状居住用地、行政办公用地、商业服务业用地的布局进行了解和分析。通过选取宣威市中心城区范围内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4个公共场所(美奂山公园、西河小游园、工人文化宫、宛水公园)作为调研对象,从使用者的数量、行为活动、使用时间等方面进行研究和总结,做出使用状况评价(POE)。第四章在对宣威市中心城区现状公共空间调研的基础上,总结出宣威市中心城区现状公共空间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影响现状公共空间活力的因素。第五章在分析公共空间活力影响因子的基础上,总结公共空间活力营造的原则和方法,并将其运用到宣威市宛水公园的实际案例中,作改造方案的探讨,提出优化设计的建议。第六章是全文的结论,对宣威市中心城区公共空间活力营造研究做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