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钴基氧化物YCoO<,3>体系制备与热电性能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haoje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溶胶一凝胶方法结合高温烧结制备了新型钴基氧化物YCoO3体系样品,并系统地研究了掺杂对该体系电输运和热电性能的影响。主要结果包括:   ⑴系统研究了碱土金属对Y位掺杂化合物Y1-xRxCoO3(R=Ca、Sr和Ba)的热、电输运性质。对Ca掺杂的化合物研究发现,重掺杂时在低温区出现变程跳跃电导的Mottlnρ∝T1/4关系;同时,由于Ca2+对Y3+的替代导致的空穴浓度上升,实现了电阻率、热导率的下降和高温热电性能的显著提高。此外,对比研究发现,具有较小离子半径的Ca替代对提高其热电性能最为有效。但高温热电势的研究发现,Y1-xRxCoO3的Seebeck系数在高温(~800K)均近似地趋于恒定极限(~150μV/K),分析表明其高温热电势主要来源于Co-3d电子的构形熵。   ⑵成功制备出多种过渡元素Co位替代化合物YCo1-xMxO3(M=Cr、Mn、Fe、Ni、Mo),并较为系统地研究其高温热电性质。研究发现,Ni替代后其功率因子在300至720K内得到显著提高。特别是在Mn(Mo)替代后,观察到一个有趣新现象:少量替代其室温Seebeck系数(YCoO3的为正值)具有很大的负值(-570μV/K),并对产生该现象的机理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⑶合成了YCoO3的Zn、Ag、Bi、Pb掺杂化合物,并研究了其高温热电性质。实验发现,Zn的掺杂可显著提高YCoO3中温区(300-550K)的热电性能。此外,发现Bi掺杂后引起电阻率巨幅增大,但Seebeck系数降低,我们对这反常现象的出现进行了讨论并给予了合理的解释。
其他文献
羊八井ARGO实验位于海拔4300m的西藏羊八井镇(北纬30.11°,东经90.53°),具有高海拔、全天候优点,可以有效地降低探测阈能。ARGO实验是由单层的气体探测器ResistiVe Plate Chamb
超材料作为一种人工结构材料,由于具有共振模式可设计性、可调节性的特点,以及奇特的物理性质,例如负折射率、负光压等已成为目前光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太赫兹波段介于红外和微波
体全息存储技术以其存储密度高、存储容量大,数据传输速率高、寻址时间短等优势成为一种颇具潜力的海量信息存储技术。光折变铌酸锂晶体是适合大容量全息存储的材料,但其信息
随着空间探索和遥感成像的发展,人们对望远镜空间分辨率的要求越来越高,由于光学稀疏孔径成像系统不受子孔径口径的制约,成为实现高分辨率成像观测的一种有效手段,从而受到广泛的
本文对于SmCo/Fe体系纳米双相复合永磁材料进行了掺杂界面交换作用机理的和各向异性块材实现工艺两个方面的研究。采用磁控溅射制备了SmCo/Fe纳米双相复合永磁双层膜,在软硬磁层界面处加入不同厚度的非铁磁性Cr层,研究Cr层的加入对磁性能的影响及机制。利用高能球磨和磁场热处理,制备了SmCo/Fe纳米复合永磁体,探究了磁场热处理温度和时间对成相、磁性能以及磁各向异性的影响。采用高能球磨、等温晶化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