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糖尿病患者黄斑水肿短期疗效的影响因素研究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chen198809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影响糖尿病黄斑水肿(diabetic macular edema,DME)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玻璃体腔内注射短期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此研究为回顾性研究。将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的DME患者27例41只眼纳入研究。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diabetic macular,DM)病程、DME病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程度和既往视网膜激光光凝(pan-retinal photocoagulation,PRP)史等,以及患者接受雷珠单抗治疗前的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差、空腹血糖、糖化血清蛋白、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血中性粒细胞浓度、血红蛋白、血肌酐、血尿素氮等指标。将患者接受雷珠单抗治疗后1个月、2个月及3个月的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 visual acuity,BCVA)、黄斑中心厚度(central macular thickness,CMT)与治疗前的BCVA和CMT对比,计算出治疗后的BCVA提高值及CMT降低值。然后分别将CMT降低≥20%分为水肿消退达标组,反之则为未达标组;BCVA提高2行及以上为视力改善达标组,反之为未达标组。分析雷珠单抗治疗DME的BCVA改善与CMT消退的影响因素。结果1.DME患者接受雷珠单抗治疗后1个月的BCVA较治疗前提高(0.13±0.12),CMT较治疗前降低(137.73±165.25);2个月的BCVA较治疗前提高(0.18±0.18),CMT较治疗前降低(166.49±161.18);及3个月的BCVA较治疗前提高(0.23±0.19),CMT较治疗前降低(202.00±173.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雷珠单抗治疗1个月后:DME病程长对视力改善和水肿消退不佳有影响(P<0.05),血中性粒细胞高对治疗后视力改善不佳有影响(P<0.05),基线CMT薄对治疗后水肿消退不佳有影响(P<0.05);雷珠单抗治疗2个月后:DME病程长、基线BCVA高、既往有PRP史对治疗后水肿消退及视力改善不佳均有影响(P<0.05),血中性粒细胞高对治疗后视力改善不佳有影响(P<0.05),基线CMT薄对治疗后水肿消退不佳有影响(P<0.05);雷珠单抗治疗3个月后:DME病程长、基线BCVA高、既往有PRP史对治疗后水肿消退及视力改善不佳均有影响(P<0.05),血中性粒细胞高对治疗后视力改善不佳有影响(P<0.05),基线CMT薄和有吸烟史对治疗后水肿消退不佳有影响(P<0.05)。3.性别、饮酒史、DR程度、高血压、是否使用胰岛素、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差、DM病程、空腹血糖、糖化血清蛋白、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血红蛋白、血肌酐及血尿素氮对治疗后水肿消退及视力改善疗效均无影响(P>0.05)。结论1.雷珠单抗治疗DME短期内疗效显著,视力改善和水肿消退效果随着眼内注射次数的增加及时间的延长明显提高。2.DME患者应尽早行抗VEGF治疗并戒烟,如需行PRP应在抗VEGF治疗后,血中性粒细胞高、基线BCVA高及基线CMT薄是抗VEGF治疗效果不佳的预测因素。3.性别、饮酒史、是否使用胰岛素、血压、血脂、血糖、DM病程、DR程度与抗VEGF短期疗效无相关性。
其他文献
介绍了无线数传电台T2 0 0 0 A70在海上GPS测控系统中的应用 ,重点介绍了利用GPS测控系统进行活动船坞海上定位安装的设计思路以及对GPS接收机STARLINKInvicta 2 10S及无线数传电台的编程
目的:1.通过对黄苗方剂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IMN)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进行严格的系统评价,得到黄芪方剂在治疗IMN有效性和安全性等方面的循
阐述了功率因数校正的重要性,介绍了目前最先进的PFC技术,并对PFC的几种方法进行了分析讨论,论述了PFC的应用.文章提供了APFC模块的一个应用实例,还给出了一个APFC控制IC的典
城市设施作为城市发展的基础,是一切城市活动的前提条件.本文围绕全国各地区城市设施水平的指标,进行评价与分析,对各地区城市进行一定标准的排名与分类,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
目的:本实验拟通过大鼠不同缺血再灌注时间点的损伤性肾匀浆上清液在体外模拟急性肾损伤的微环境,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的增殖及分化,探讨肾脏缺血再灌注后最适合BMSCs增殖、分化的时间。方法:采用贴壁培养法体外分离、培养大鼠BMSCs,分为阴性对照组(干细胞培养基);正常肾脏匀浆组(干细胞培养基+10%大鼠正常肾脏匀浆上清液);缺血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