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来,金融危机频频发生,无论是97年的亚洲流感、98年的俄罗斯病毒,还是08年的次贷危机和其后的欧债危机,都在不断动摇各国金融体系的核心,更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危机还迅速传播至了其他国家,对全球市场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作为新兴经济体的中国在这些危机中也受到了不容忽视的影响。 本文研究了美国次贷危机及其后的欧债危机如何影响我国不同类型的公司。首先构建了一个由我国346家公司的金融统计数据、行业信息和股票收益所组成的数据集。然后从金融传染的相关理论出发,以2008年的次贷危机和2011年的欧债危机为样本,构造了产品竞争力、收入效应、流动性和信贷紧缩四种危机传染渠道所对应的四个特征变量。然后采用标准的事件研究方法,通过研究单一传染渠道来显示不同类型的公司如何受次贷和欧债危机的影响,并建立多元回归模型来同时研究不同传染渠道的影响。最后为了保证主要结论能经受住考验,本文还进行了一系列的稳健性检验。 实证分析的主要结论有以下几点:1、除了股票流动性,其他三个传染渠道代理变量的系数都至少在次贷危机和欧债危机中的1个出现了显著为负,这就表明产品竞争力、收入效应和信贷紧缩都是危机传染的渠道。2、次贷危机和欧债危机对我国企业的影响各不相同,则每场金融危机的传染渠道主要取决于危机起源国家(或一些国家)的特点。 本文从微观层面研究金融危机传染渠道,不仅揭示了次贷和欧债危机如何影响我国不同特征的公司,另一方面也表明公司层面的分析在了解重要的国际关系中可以成为传统的宏观经济方法的一个有益的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