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色娘子军”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段史实,建国以后,以“红色娘子军”的史实为素材,文艺家们先后创作了报告文学、地方戏、电影、芭蕾舞剧和电视剧的《红色娘子军》。作为“样板戏”的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主要是以电影《红色娘子军》为基础改编的。本论文着重分析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的改编特征,说明这样的改编具有什么样的艺术效果,揭示这样的改编特征与当时的文艺政策和政治环境间的关系,进而探究《红色娘子军》的特征与“红色经典”特征的共通性,全文分五部分:引言:对已有的有关《红色娘子军》的研究成果作综述,说明本论文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红色娘子军》的改编差异着手,探究《红色娘子军》的形态特征和文艺政策及政治环境的关系,以及其中所蕴含的“红色经典”的特征。第一章:梳理《红色娘子军》的生成和改编过程,理清了这一过程中涉及“命名”和版权的诸多史实,简要介绍了报告文学、琼剧、电影和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的生成年代,各自的故事情节特征及其在观众中的影响。第二章:细致分析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在改编时和电影《红色娘子军》的异同,具体列举了增加标语和语录、删去银毫及重逢等暗示爱情的情节、改动娘子军连歌等十处改编环节,进而指出这些环节的改变,使得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的主题更加深化升华、思想情感更加纯正、表现形式更加直白易懂,打上了鲜明的时代烙印,形成独特的艺术风貌。第三章:从作品与现实联系的宏观层面上分析,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又具有以下特征:具有传奇性的现实革命题材、古今中外为我所用的表现形式、明朗昂扬的艺术风格等,这些特征和当时的文艺政策和政治环境紧密相关。以现实革命题材呈现中国革命的成功经验和正确道路,从中提炼出远大的思想主题和革命理想,并且“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地以多样形式将此直白易懂地表现出来,从而教育人民、鼓舞人民。这既是当时的文艺家们自觉不自觉地对现实文艺政策和政治环境的迎合与适应,也是当时的一种文艺创作思潮。由此,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所体现出来的诸多特征,也就和其时创作的“红色经典”作品,有了诸多的共通性,《红色娘子军》的作品特征,蕴含并体现着“红色经典”的主要特征。本论文在结语部分指出,《红色娘子军》暨“红色经典”的特征,源自当时的历史文化环境,“红色经典”至今依然还有生命力的现象,并非本文所要探究或所能探究的问题,本论文只是从“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之文学”的理念出发,梳理揭示作为“红色经典”之一的《红色娘子军》,其作品特征,是在怎样的文艺政策和政治环境中,逐步生成凸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