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样板戏”是“文革”时期无法跨越的政治与文化现象,随着“文革”的结束,“样板戏”逐渐活力殆尽。80年代,中国思想逐渐开放,“样板戏”又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中,并形成了一股“回潮”现象。关于“样板戏”的评价,一种持否定的态度,认为由于意识形态的过度干预,使“样板戏”简单化、庸俗化、机械化、教条化、政治化、工具化;而另一种从艺术角度,肯定了“样板戏”在唱、念、做、打方面所做出的突破。时至今日,“文革”结束已40年,文艺批评的原理与方法论不断进行着肯定、否定与再肯定的发展,对于“样板戏”价值评判也渐趋理性与多元化。本篇论文主要选取前后两批“样板戏”中具有代表性的五个京剧现代戏剧本作为“样板戏”舞台创作的文本依据,旨在用当下人的审美体验重新评判“样板戏”,从“形式”出发,深入挖掘“样板戏”的形式美,认识京剧在“样板戏”中的重要地位,探寻“样板戏”自身的审美价值,挖掘更为深层的观众审美心理机制,以及由此传递出的崇高革命美学理念及其局限性,力求寻找一种更为科学的、全面的、历史的评价“样板戏”的方法。由于京剧现代戏在“样板戏”中所占比重较大,本篇论文便将目标锁定在京剧形式的“样板戏”,主要以前后两批“样板戏”中五部具有代表性的京剧现代戏剧本——《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沙家浜》《杜鹃山》《磐石湾》为其舞台创作的文本依据,对于芭蕾舞剧以及钢琴伴奏形式的“样板戏”不再作分析。论文共分三章,第一章首先对“样板戏”的产生背景、过程、命名及其剧本的最终确定进行了梳理总结,时间跨度由19世纪末的京剧改良运动一直到20世纪70时代“样板戏”落幕,探寻“样板戏”发生发展的历史渊源。期间对延安时期、建国前后京剧现代戏的发展状况作了较为详细地描述;其次,通过中西方关于“形式”概念的比较引出“样板戏”对于京剧艺术形式的选择,阐释何为京剧的形式,分析京剧在“样板戏”中的重要位置,进而呈现从京剧现代戏到“样板戏”的京剧艺术形式不断探索的史实状况。第二章主要以“样板戏”中五个京剧现代戏的剧本为文本依据,思考“样板戏”为何“姓京”,在多大程度上进行了京剧形式的继承与发展。无论从剧本还是舞台展现中都有可得出:“样板戏”归根结底是以中国传统京剧为根源进行的京剧现代化的变革,它并未脱离中国传统京剧的形式特征。在明确了传统京剧形式节奏性、虚拟性与程式性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具体文本,分析“样板戏”推陈出新“新”在何处,如何用京剧表现现代人的生活,塑造无产阶级的英雄形象。第三章是本篇论文的核心部分,在前两章对于“样板戏”的形式及其特征有了较为细致地分析后,第三章同样以剧本为依据,进一步思考“样板戏”的“形式的意味”,即“样板戏”是如何将京剧“整体性内部诸要素相互生发、共同传达出”美学理念的,探索“样板戏”如何将意识形态巧妙地融入到京剧表演形式中,并使观众在无意识中产生崇高的革命审美体验。首先从儒家思想中“尽善尽美”这一角度阐发京剧艺术形式所包蕴的深层的中国传统美学理念内核,为“样板戏”的发展寻找合情合理的文化渊源。“样板戏”的美学理念便是将这“美善相加之艺术符号”注入革命主题,并进行革命化艺术呈现的创作法则,同时引出传统京剧的优美到“样板戏”壮美的过渡;其次,“样板戏”通过运用电影艺术的传播手段和隐喻、象征的修辞方式将壮美放大,使今天的观众在观看“样板戏”时依然能产生崇高的审美体验;最后通过解读崇高革命美学理念的过度强加而导致的“失真”,解释人们在欣赏“样板戏”时为何会产生的“逆反心理”。由于“样板戏”是中国百年戏曲改革中的重要一环,因此论文最后,立足当下,展望未来,为当下中国京剧的改革发展提出合理化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