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作为一个工业化迅速发展,经济增长快速的发展中国家,农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全局发展,而烟草农业作为农业整体构成的重要一部分,在国家建设现代农业的大环境下,烟草行业也适时提出了建设现代烟草农业的发展思路。河南省作为我国烟叶种植历史较为悠久的地区,拥有适宜种植烟叶的气候,使得所产烟叶的配伍性较好。经过多年的试点建设,烟草行业在生产组织形式上,明确了种植专业户、家庭农场、烟农专业合作社三种组织形式,实现从传统的零星分散、小规模种植初步向三种组织形式的适度规模种植的转变。作为新型农业生产主体的烟叶家庭农场在短短十年间,经历了从酝酿萌芽到初步发展的重大转变。在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全面推进阶段,烟叶家庭农场的适度规模化经营对稳定烟叶生产大局,提高烟农收益水平,推动烟区农业经济健康发展的积极作用日益显著。然而,处于发展初期的烟叶家庭农场也正面临着农场主经营管理水平有限、土地流转困难、生产资金短缺等系列发展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通过对烟叶家庭农场经营状况进行阶段性总结,探究烟叶家庭农场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促进其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对烟叶家庭农场发展研究的相关文献入手,对家庭农场界定、适度规模分析、制约因素讨论等热点方面进行文献整理和对比分析,理清当前烟叶家庭农场研究的侧重点与薄弱方面。通过梳理烟叶家庭农场发展的政策脉络,对河南省烟叶家庭农场发展的大致历程进行概括总结。依托河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平台,在15个地市烟草部门帮助下,对烟叶家庭农场展开首次系统调研,较为完整的展现出现阶段河南省烟叶家庭农场发展特征、成效及问题。采用实地跟踪考察的形式,深入剖析两种经营类型的烟叶家庭农场典型案例,进一步刻画农场发展特征,印证了问卷调研中发现的发展问题。通过将全省问卷调查数据与典型案例剖析相结合,由面及点,探明当前烟叶家庭农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根据研究结论,有针对性的提出建议:重点培育职业烟农队伍;完善土地流转机制,坚持适度规模化经营;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大金融服务支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