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模糊性是文学作品艺术魅力的一种本质特征。而相对于其他文学作品来说,诗歌最具模糊美,因为模糊美是诗人创作时一种刻意追求。因而,诗歌容涵着大量潜在的信息,同时它也赋予了读者更多的创造空间。所以,读者在解读文本时,并不总是跟寻着诗人的思路,被动接受;读者会依据自己的感悟体验、审美标准和美学思想等,通过联想和想象进行再创造,为“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诗歌文本赋予了更多的个性化意蕴和内涵。因此,诗歌鉴赏是一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精神活动,这也更增加了诗的模糊色彩和无穷魅力。这也正是诗的可爱之处。但是长期以来,在诗歌作品的教学中,诗歌文本解读过度模式化、标准化、精确化的现象普遍存在,其结果学生只在认知方面获得片面发展,忽视了诗歌作品的内在张力,压抑了学生的个性、情感和想象,扼杀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新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诗歌是一种高度概括地反映现实生活、主体情感的文体,其形象、意义、意境、表现手法等都具有模糊性。而学生又是有着丰富思想与情感的能动主体,他们对诗歌文本的解读应该是立体的、丰满的、多层次、多角度的。所以教师应该正确而全面认识诗歌的模糊性特征,运用恰当的教学策略,并遵循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尊重学生对诗歌文本的个性化诠释,激发学生的审美想象,提高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升华学生的思想境界。就目前的研究状况来看,关于诗歌模糊性教学,虽然在理论、实践方面有了初步的探索,但在具体可操作的实践方面尚存在着明显不足。本文立足于诗歌的模糊性特征,并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对诗歌模糊性教学的内涵、诗歌模糊性教学的意义和诗歌文本解读过程中应用的教学策略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较为充分地探索。主要目的有二:一是增强诗歌模糊性教学的设计意识,并合理而巧妙地运用恰当的教学策略,确实具体而有效地提高诗歌模糊性教学的可操作性;二是尊重学生对文本的合理诠释与体验,丰富学生的情感,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体味诗歌作品的艺术魅力,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