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住房保障是社会保障内涵中的重要部分,其制度建设的成功与否关系着社会的安定与公平。当前我国进入到城镇化进程的加速阶段,这种加速还将会持续一段时间,在这期间大量流动人口进入到城市中,城镇人口急剧增加。人口的增加带来的是对住房大量的需求,再加上近年我国房地产市场火热,住房价格不断攀升,城镇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压力不断增加,住房负担能力不断减弱。为解决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我国不断改革住房保障体制,初步建立了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这个体系包括租赁型住房保障、出售型住房保障和混合型住房保障,分别以公租房、经济适用房和公共产权房为主要代表。但是从未来发展来看,我国城镇中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仍然存在可以探讨的地方。为此,本文以城镇中低收入家庭住房体制为研究对象,使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分析现阶段中低收入家庭住房情况的基础上,分析住房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随后结合新加坡和香港的住房保障建设经验,对完善我国城镇中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体制提出建议。具体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论文的写作背景,在综合叙述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解释了住房保障、中低收入家庭等概念的内涵并对住房过滤理论、社会保障理论和福利国家论等支持本文的理论基础进行阐述。第二部分,梳理了我国住房保障制度历史变迁和制度演进过程,结合分析我国当前住房保障制度政策构成和阶段性成果,总结出我国住房保障制度制定与实施中的重点是:中央与地方责任主体的划分、住房保障市场供给与政府供给的关系和住房保障流转环节。第三部分,通过分析我国城镇家庭收入情况和住房购买能力以及中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供求情况,总结我国城镇中低收入住房保障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即:住房保障准入、退出等流转机制尚需完善;住房保障覆盖面小无法满足需求;住房保障建设资金短缺。第四部分,对新加坡和香港的住房保障制度进行研究,总结其共同特征和可以借鉴的成熟经验。例如,强化政府在住房保障中主体责任;多层住房保障体系共同发展;完善住房保障配套措施。第五部分,结合我国新型城市化背景下对住房保障的新要求和我国住房保障长期目标,提出完善我国城镇中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体制的建议,即:市场化住房与保障性住房协调发展;多种措施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加强住房调控相关社会管理能力。本文研究发现覆盖面窄、准入退出流转机制不健全、资金短缺是我国住房保障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此我国应围绕市场化住房与保障性住房协调发展、多种措施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和加强住房调控相关社会管理能力等方面完善城镇中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体制。本文从政府职责的视角出发,针对新型城镇化对住房保障提出的新要求,聚焦中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城市化进程中完善中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制度的建议。在对当前中低收入住房保障现状进行实证研究时,除了分析了全国住房保障供求状况,还详细计算了北京市保障性住房供求缺口,以此为例反映了我国住房保障供求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