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一种文化全球化正在逼近。在文化全球化现象蔓延的地方,造成了与不同民族文化传统的冲突。如今学界常提的“文化殖民主义”、“文化帝国主义”、“文化一元论”、“文化意识西方化”就是明证。在当今世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政治权力、科技力量,妄图在思想文化领域统治全球。近年来,美国最大的出口产品不再是农作物或工业品,而是电影、电视、音乐、书籍和电脑软件。这种对消费文化的一揽独控,一方面显示出东、西方文化势力相差悬殊;另一方面更深刻地说明世界文化的多元化格局正在被解构,单调、乏味的文化一元论模式已初具规模。显然,处于弱势地位的文化正在被全球化浪潮所吞噬。为此,“民族主义”的复兴被提上日程。 在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而来的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影响下,如何保持中华文化的多元化和发展的多样性趋势?如何维护作为世界主流文化之一的中华文化的独特性?这是应该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本文认为中华文化多样性是中华文化演进的动因,是中华文化和社会进步的动力。中华文化的多样性,不仅是指作为一定有机整体的文化有着多种多样的形式,而且是指由不同文化传统形成的民族、地区的独立的文化单位的多种多样。中华文化是共同性、民族性、时代性与地域性的有机统一。本文从中华文化多样性出发,‘对中华文化内部多种多样的文化类型和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揭示出中华文化多元结构和中华文化生态平衡是保障整个中华文化体系稳定秩序的根本原因。探讨文化生态平衡发展规律,可以为我们研究中华文化提供 王处理文化系统动态结构复杂性的基础框架。对于研究中华文化的存在和发展,对于提倡在多样性主导下的中华文化的生态平衡,培养和建设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新文化,达到中华文化的进一步繁荣,不仅很有意义,而且很有必要。在当代中国,只有对中华民族创造的多样性文化有明确的认识,并自觉地肩负起维护中华文化多样性的责任,坚持中华文化多样性发展方向,才能实现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协调发展,才能为社会进步提供可靠的民族文化思想保障和强大的推动力』巨。 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各国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中华文化进步的动力。”①我们必须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多样性建设的发展战略,根据自己的特殊国情和民族状况、‘历史传统、人文地理上的特点,找出适合自己情况的文化发展模式和具有自己特色的文化发展战略,探索出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现代化建设道路,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