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古汉语白系颜色词这一词群为研究对象,经全面系统的考察,确定出白系颜色词188个(单音节59个,双音节71个,多音节58个),非颜色词2个(单音节1个,双音节1个);然后单音节词按其产生来源分为源于自然现象、源于染织行业、源于动植物和来源待考四类,双音节词按照词语结构分成源于单音节颜色词重叠、单音节颜色词+“色”、限定词+白、两个颜色词并用、颜色词加词尾五类。最后另附上一类非颜色词辨析;多音节词因为出现年代较晚,基本是前二者词演变而成,且多存在于方言之中,故不作为本文考察重点,以附表形式出现。本文采用语义场理论和义素分析法,坚持文化与训诂、历时与共时结合的原则,并结合语言、文字、认知、色彩等多学科相关理论及方法,对每类成员进行了详细考释,重在揭示其本义、语义发展、文化内涵及成员间的联系。
古汉语白系颜色词的专门系统研究,具有重要意义:(1)对其所蕴涵的文化信息的阐发可为汉民族文化研究提供有力的语言依据;(2)对其语义来源的发掘可为词源学和认知语言学提供实证,并丰富相关研究成果;(3)在对其考释的过程中,发现《汉语大词典》、《汉语大字典》等辞书存在误释、书证较晚、失收等缺点,指出错误并加以校正,以弥补辞书训释中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