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在革命实践中,他提出了最具特色的民生主义学说,形成了具有丰富内涵的民生思想。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试图对孙中山的民生思想做全面的理解,揭示其思想价值,为现代社会服务。追溯过去,我国的民本思想源远流长,古代社会就有重民的传统。孙中山在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基础上,积极吸收西方各派思想,加上自己的创见,形成了以平均地权、节制资本为主要纲领,以解决社会问题为主要内容,以民生史观为哲学基础的民生思想。它的内容涉及到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发展实业和教育普及等。孙中山努力解决民生问题,消除贫富不均,关心教育事业。在解决民生问题途径上。孙中山目睹了中国社会的贫穷落后,感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迅速发展,产生了以实业改变中国的强烈愿望。孙中山认为,实业是救贫之“良剂”,解决民生问题非振兴实业不可,“振兴实业”是解决民生问题的途径。他希望“发展实业”实现国富民强,用实业的收入改善民生,达到民生畅遂。交通为实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对外开放解决实业发展所需要的资金、技术、人才。在实现民生理想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严重存在着“贫富不均”的社会现象,社会革命绵延不绝。孙中山希望“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在中国避免资本主义的弊端,防止社会革命的发生,建立一个“贫富均等”的理想社会。他试图用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和社会分配来调节“不均”,逐渐实现社会“贫富均等”。在实施民生主义纲领上。教育是“立国之本”。通过教育,国家可以“育人才”,培“国脉”,实现国家富强,促进“文明进化”。孙中山非常重视教育,把“教育普及”列为实施民生主义的“纲领”。他认为人人都应有教育的权利,人人都应尽教育的义务。国家要发展教育事业,必须重视师范教育。当条件允许时,国家要彻底解决“穷小孩”和女子教育的问题,使人们免费接受教育。孙中山的民生思想有不少前瞻性,包含着一些真知灼见,有很大的现代价值。他认识到经济在民生中的保障作用,注意到教育是民生的基石,努力在社会中进行贫富调节。关于孙中山民生思想的研究不仅可以促进孙中山研究的完善和发展,而且对今天民生问题的解决提供宝贵的经验和有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