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半夏(Pinellia ternate(Thunb)Brie)为天南星科半夏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种历史悠久、使用广泛的中药。在干旱胁迫条件下,半夏易出现“倒苗”等现象,并对其相关生理指标、产量和药用品质产生影响,而叶面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会对该现象加以改善。本研究以桃叶形半夏为材料,采用盆栽的方法和自然干旱胁迫方式,分别用不同浓度的S-3307(0 mg/L,5 mg/L,10 mg/L,15 mg/L,20 mg/L)与SA(0 mg/L,0.5mg/L,1 mg/L,5 mg/L,10 mg/L)对其进行叶面喷施处理,通过测定半夏的形态、生理及产量品质指标的变化,评价两种外源激素对半夏抗旱性及产量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两种外源激素在一定程度上能增强干旱胁迫下半夏幼苗的抗旱性,并且提升半夏块茎的产量和品质,具体结果如下:1.在自然干旱胁迫条件下,不同浓度的S-3307均能一定程度的提高半夏的抗旱能力,提高根冠比、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等指标,而降低MDA含量以及POD含量,并且S-3307的处理可以提高干旱胁迫状态下半夏的产量,且可以提高块茎中琥珀酸、鸟苷、尿苷以及腺苷含量。统计分析表明,干旱胁迫下15 mg/L的S-3307对半夏生长的调控效果最佳,降低了半夏的株高,对叶面积影响不显著,而与对照相比根冠比增加6.1%,总叶绿素增加6.8%,可溶性糖增加6.5%,MDA下降25.0%,脯氨酸增加18.4%,POD活性降低4.3%,鲜重上升8.1%;品质影响较小,以鸟苷增加13.2%最为明显。2.在自然干旱胁迫条件下,不同浓度的SA均能一定程度的提高半夏的抗旱能力,促进根冠比、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等指标,而抑制MDA含量的提高,并且SA的处理一定程度的保证了干旱胁迫下半夏的产量和块茎中琥珀酸、鸟苷、尿苷以及腺苷含量。统计分析表明,干旱胁迫下1 mg/L的SA对半夏生长的调控效果最佳,对株高影响不明显,对叶面积影响不显著,而与对照相比根冠比增加0.7%,总叶绿素增加3.3%,可溶性糖增加9.6%,MDA下降33.4%,脯氨酸增加21.4%,POD活性降低6.1%,鲜重上升10.0%;品质影响较小,以鸟苷增加18.5%最为明显。3.通过将15 mg/L S-3307与1 mg/L SA处理的半夏幼苗在形态、生理指标、产量及药用成分进行对比分析,在实际生产应用中,选择叶面喷施1 mg/L的SA处理,在提高抗性的同时,对半夏的产量和药用品质有更好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