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冷战后欧盟与台湾关系的发展

来源 :中共中央党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xuns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借助冷战结束前后出现的有利于台湾当局的国际环境, 1990年代初欧台关系在某些领域取得了一定程度的突破性进展,如欧盟的对台军售、欧台政治人物的互访、欧洲议会频繁通过涉台议案以及双方经济关系的日益强化等。虽然1990年代中期以后国际形势出现新的变化,欧盟方面的对台政策相较于1990年代初出现了一些调整,但双方在这些关系领域的进展并没有因此停止,仍然在继续延续,这对致力于实现祖国统一和领土完整的中国来说不能不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动向。正因为此,本文着重分析了冷战后欧台关系发展的重点关系领域、影响欧台关系发展的诸多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力图描绘出欧台关系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使人们对围绕台湾问题的国际形势有一个较清晰的认识。 本文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介绍了欧台关系在冷战后取得进展的主要关系领域,包括经济关系、军事关系和涉及政治性事务的关系领域。第二部分重点分析了影响欧台关系发展的因素,主要围绕影响欧台关系的国际层面的因素、中国的和平发展与崛起以及欧盟与台湾当局自身的因素展开论述,以期能够揭示欧台关系发展演变的深层原因。在以上两部分的基础上,第三部分对欧台关系可能的发展方向作了一个简要地分析。
其他文献
政治参与作为现代政治生活中的重要现象,是衡量政治现代化的重要指标,是民主建设的重要内容。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的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日益发展和完善,人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但与此同时,经济水平的激增带来了负面的影响,腐败问题渐渐浮现在公众视野中,并且愈演
本文运用玛格丽特·赫尔曼(Margaret Hermann)的领导人个性研究方法,对邓小平个性中的三个方面即领导人对外交事务的兴趣、领导人在外交方面所受的训练及领导人对环境变化的敏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我国是农村人口占总人口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这样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三农”问题始终关系着国家发展与稳定的全局。新时期我国在推进新农村建设阶段,提
和谐社会一直是全人类的理想境界,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建设发展的主题,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构建和谐社会摆